

工地,基本就是青年人的战场。9月18日,在国际公司老挝南欧江六级水电站项目工区,采访组见到了李世清,一个阳光帅气充满自信的大男孩。
李世清说,他自小在陕西杨凌生活了18年,之后远离家乡到了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专业完成学业,2012年10月,更是来到了国际公司老挝南欧江六级水电站(以下简称南欧六)。“在国外工作生活,对我来说曾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老挝的每一天,我倍加珍惜十五局、公司给我提供的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尽快让自己成长、成熟,成为公司的有用之才。”
在南欧六,领导先是安排李世清进入工程技术部测量队,开始原始地形测绘及施工控制,李世清在拉哈料场和K8料场的原始地形测绘阶段,因为距离项目部23公里,每天吃完早饭后李世清便随身带上几个馒头咸菜和鸡蛋以备中午食用,带领五六个当地老挝人进山开路,湿热的老挝气候让他抓狂的想脱光全身的衣服。
可是李世清却不得不穿了一身的长衣长裤,两双袜子套在脚上,因为树林草丛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昆虫太多了,尤其是“蚂蝗”,被咬了以后,伤口不大,却血流不止,会持续3天才会逐渐停止。第一次进林子的时候他的腿被咬了三处,鲜红的血液就像小溪一样不断地流了一腿。“坚韧而执着,知难而更进”是前辈们的宝贵经验。李世清没有被吓退,还是乐呵呵地带领当地老民继续着测量任务。当然他也是个很聪明的人,最终想到了办法,随身携带两瓶风油精,穿两双袜子,在袜子上涂上风油精,把库管挽进袜子里边然后再进山。有时候太累了就直接在林子里边躺会儿,带的水不够就喝溪流水解渴。拉哈料场的地形测绘整整用去了他们两个月时间。在此过程中他还学会了老语,和当地人聊天沟通,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3年5月13日,李世清和同事来到导流洞出口进行洞口山体的变形观测。因为出口处山体岩石破碎,外漏夹层明显,导流洞现场工人中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洞顶有掉渣掉块。第一时间知道险情的他及时向工程技术部主任反应了情况,建议下午撤离人员和设备。后经现场勘查,项目领导班子果断决定中午下班前出口设备人员全部撤离现场并拉起警戒线。李世清吃完中午饭,主动加班去了导流洞出口处进行洞口山体的变形观测,因为他一心想着赶紧到达现场,结果测伞也没带。炎炎烈日,他的脸上挂满了汗水,衣服和裤子也湿透了。李世清5分钟测一次,用对讲机汇报第一情况。李世清和他同事的位置离洞口只有约20米,因为这个地方是观测最佳地点,经过详细观察,他冒险地选择了这个位置。“14:10分,第26次观测,北坐标变化5mm,东坐标变化4mm,相对上一次成线性变化,在加速增大,请现场安全员警戒所有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域。汇报完毕!“话音刚落,李世清就看到对面洞口顶部有1个老挝人进入了危险区域,正好他学的老语排上了用场,他厉声大喊对面的老民,有力地挥动着手臂,让他赶紧离开。老民听到后立刻就离开了现场,悬在他嗓子眼的急切才缓缓平复。大概过了3分钟,细心地他发现山体开始有小块土石滚落,他立刻通知身边的同事注意撤离现场。他们刚收起仪器,可怕的一幕发生了,半座山体顺着出口方向坍塌了下来,灰尘就像浓雾一样迎面扑来,将他和他的同事完全笼罩。所幸因为位置选的合理,他和同事两人有惊无险地撤离了现场。在这次塌方事件中,李世清积极汇报了塌方处的第一信息,最终设备人员“零”损伤,项目安全部也因此获得了南欧江流域安全特等奖。每当提起这件事,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应该做的,最终没有人员伤亡这是我最开心的,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工作整一年后,李世清担任溢洪道工区担任技术员。因为人员较少,正好他之前在工程技术部,刚来工区干起活来得心应手,技术施工一起搞。今年2月4日,工区开始了高15米的锚拉板浇筑,当时用的是30米的泵机,天气相当炎热。因为这一仓是难度最大的一仓,从备仓完成开始,李世清一直待在现场和工人们研究浇筑工艺,中午主动提出在工地吃饭。下午3点多由于泵机故障,温度过高,混凝土凝固在了泵管底部。李世清急坏了,因为仓面里的混凝土面临着要凝固,如果出现冷仓就要出大问题了。正当工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去询问了泵机师傅如何以最快得方式解决问题。泵机师傅一番勘查,告诉他得拆掉管子,弄出里边凝结的混凝土块,再没其他办法。泵机师傅提供了工具,他召集了现场浇筑的全部工人,开始拆卸泵管。他第一个抡起大锤配合工人敲打泵管,拆卸螺丝,用钢钎凿除泵管里凝结的有近10米长的混凝土。“1、2、3!”“1、2、3!”喊声不断,干活不止,直到晚上20:00泵机才得以正常工作,大家脸上才露出开心的笑容。李世清满手油污,身上衣服沾满了混凝土,他真诚的感谢工人们:“大家辛苦了。下班后我请大家喝啤酒。”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领导将李世清的优异表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今年4月,项目部任命李世清为大坝工区副主任,负责大坝防渗板混凝土浇筑,挤压边墙施工,测量放线和现场施工,得到了监理、设计、业主的一致好评。为了控制好边墙的施工,李世清和厂家的专业人员钱师傅成为了朋友。李世清经常趴在挤压边墙机上研究,一待就是4个小时。细心的他利用学会的老挝语言和老挝工人交流边墙的施工,他们也是频频点头,深会其意。经过1个礼拜的研究他很好地控制了边墙的施工,教会了现场的老挝工人施工技术和工艺,现在边墙的施工已经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李世清常对工人们说:“我们要把南欧六的挤压边墙做成水电十五局的精品工程。”大家在他的指导下,干劲十足,只要边墙施工,中午需要加班的话,几个同事都主动加班,深深地感染了在当地雇佣的老挝工人。
蓝天白云下,水电工人筑辉煌。虽然肩膀还略显稚嫩,但阳光的李世清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天的工作,用辛勤将自己的青春在异国他乡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卷,向公司和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