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祁连山余脉的最后一道山梁时,云层正沿着草坡漫下来。甘肃皇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试验检测中心藏在山坳里,伸缩铁门打开的瞬间,竟撞见一片葳蕤的绿,不是试验室玻璃幕墙反射的冷光,而是爬满竹架的黄瓜藤,正举着嫩黄的花,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风里轻轻摇晃。
这方独立小院像块被时光打磨过的碧玉,藏在电站轰鸣的肌理深处,却自有一番草木与钢铁共生的禅意。左手边的花园正是热闹时,格桑花举着粉白紫的小伞,不知名的小野花顺着风势轻轻摇曳,仿佛在跳一支无声的圆舞曲。右边的小菜园里,西红柿红得像玛瑙,圣女果黄得似蜜蜡,香甜的酥梨缀在枝头,活像一串串小巧的灯笼。最妙的是墙边的向日葵,花盘执拗地转向试验室的方向,仿佛在偷偷打量里面穿白大褂的人。院中的生灵们,竟把“秦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铜牌衬得有了烟火气。
“黄哥种的圣女果最绝,这可是纯天然0添加。”刚从抗压试验台下来的小梁,摘了颗圣女果塞给我。阳光透过树叶,在他的工装上筛出细碎的光斑,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半截测绳,和园子里悬挂的辣椒串形成了奇妙的呼应。他说去年冬天上夜班时,就着暖气吃自腌的黄瓜,“比城里的外卖香十倍”。黄哥是试验室的“菜老大”,闲暇时总爱往菜园里钻,他侍弄蔬菜的认真劲儿,丝毫不亚于对待那些精密的检测仪器。播种时,他会像校准仪器参数一样,仔细丈量每株菜苗的间距;浇水时,他会根据土壤的湿度,精准控制水量的多少。
功能室沿着院墙排开,砂石骨料室的窗扇虚掩着,可见筛分机抖动的砂砾,似从菜畦筛落的晨露,混着黄瓜架下的泥土腥气漫出来;水泥室飘出淡淡的粉尘味,与菜园里西红柿的酸甜气奇妙地交融;钢筋室里,师傅们正专注地切割着钢筋,动作娴熟而精准,每一次切割都恰到好处,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扭头我看到有穿蓝工装的师傅从养护室出来,手里捧着养护好的试块,鞋底沾着草叶,许是刚从菜园摘了根黄瓜。他路过花丛时,惊起两只蝴蝶,绕着他肩头飞了半圈,才恋恋不舍地落回向日葵上。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院子,把试验室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菜畦的轮廓重叠。钢筋的冷硬、水泥的灰调,竟都被藤蔓的绿意柔化了。几个小伙子坐在菜园边的台阶上,一边吃着刚摘的圣女果,一边讨论着试验数据。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眼神里充满了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看着他们我突然想起公司的质量方针:“科学公正,准备可靠;改进创新,客户满意。”,此刻看着那些在泥土里扎根的蔬果,在仪器里待检的样本,倒觉得这方小院藏着电建人的哲学,既要让钢筋水泥在群山间立起筋骨,也要让日子在花蔬间长出温柔的褶皱。
小院的四季都有着不同的景致。春天,菜园里的蔬菜刚冒出嫩芽,花园里的花儿也竞相绽放,整个小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夏天,黄瓜藤爬满了竹架,西红柿挂满了枝头,向日葵迎着太阳绽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酥梨成熟了,沉甸甸地挂在枝头,菜园里的辣椒也红得似火,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冬天,虽然草木凋零,但试验室里依然一片忙碌,师傅们的热情温暖了整个小院。
离开时回望那方小院,夕阳正给试验室的铁皮顶镀上金边,菜园里的向日葵却固执地朝着东方。忽然明白,那些钢筋水泥筑成的宏伟工程背后,总有这样的角落,用瓜果的生长记录着建设者的晨昏,让冰冷的检测数据里,始终藏着一缕生活的温度。
这方小院,不仅是电建人工作的地方,更是他们心灵的港湾,在这里,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热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