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青年建设者365天破茧日志

来源:秦海实业公司 作者:安旭敏 时间:2025-06-10 18:11 分享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年少时的梦想,带着诗意与满腔热血投身于钢筋水泥之中。在大国基建的画卷上,晕染出属于自己的斑斓色彩。他们怀揣着各自的热忱与担当,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建设者的故事。

大胆试错 终见曙光

去年初秋,蔡卓睿怀揣着好奇与兴奋,推开了项目部的大门。然而,随着身份的转变,最初的那抹雀跃渐渐沉淀。

说起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她提起:“修改报审表格的日子,像极了在迷雾中寻找灯塔。每当收到退回的文件,监理在表格上贴的退回标签总让心跳漏半拍。”她在心中一遍遍的鼓励自己,“再试一次,这次一定能找到解法。” 领导一句:“大胆试错,我来兜底。”宛如一粒定心丸,成为她在工作中前行的底气。

她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一点一点记录着工作笔记,“项目编号要与立项文件一致”“盖章位置需压年月日”……从零星的要点变成了一本完整的操作手册。

当第一笔薪资到账时短信提示音响起时,她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反复确认,才真切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经济独立的大人”。攥着人生第一笔劳动所得,她在商场徘徊许久,最终选了父亲看了很久舍不得买的茶杯和母亲念叨过的养生壶。当父亲摩挲着茶杯,佯装嗔怪 “乱花钱”,母亲却红着眼眶拍了拍她的肩膀时,她说“那一刻忽然读懂了父母眼角新添的皱纹,这份工资不仅是对自己的交代,更是接过父母肩上责任的开始。”

参加工作的一年时光见证了她的蜕变。在同事与父母的见证下,她打破了“新人一定是完美的”的枷锁,完成了从青涩学生向经济独立大人的华丽转身。

预算之道 根在施工

黄远瀚对职场的初印象,是带着泥土气息的施工现场。他对这份崭新且具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充满好奇与期待,陌生的面孔及扑面而来的文件资料却又让他难掩紧张与忐忑。

“印象最深的,是初入海外施工现场那天,带班师傅的那句:“想当好预算员,先得把施工员的活儿摸透。”黄远瀚每每谈及“入职第一课”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书本上讲述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项目实际结合时的运用差异让初出茅庐的他手忙脚乱。各省的定额规则的差异,使得他更加注重图纸上的研究。

他记录下工作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对照规范逐条剖析疑问,向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前辈请教学习。一上班,他就直奔工地,实地对照理解图纸意图。他说:“施工经验让预算员懂得钱花在哪里、怎么省,只有吃透图纸才能更好的进行预算工作。”

真正的考验是他第一次完成项目前期评估及策划,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已让他几近崩溃,跨部门沟通时的专业术语壁垒,更是让工作难上加难。他努力克服交流困难,开启了为期20天的攻坚之旅。

他不厌其烦的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面对相关同事的忙碌与烦躁,为节省大家的时间,他提前整理好详细数据对比表和疑问清单,争取一次解决所有疑问。

对于有差异的数据,他第一时间与带班师傅沟通,“小黄,你一定要带着数据去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师傅这样回复他。

得到师傅的指点后,白天他跑工地,核对建设实况,晚上在办公室梳理数据。最终在相关部门同事的协助下,他调取市场价格波动曲线,与供应商重新核对报价单,修正了预算偏差。

历时20天,在同事和带班师傅的指点下,按时交付了一份满意的项目前期评估与策划。

他的办公桌上,那些翻看了无数遍的图纸,翻旧的笔记本,还有深夜不灭的灯光,都见证了他从初入工地时的手足无措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成长。     

多看多学 唯手熟尔

一台不断吞吐着白纸的打印机,是董晓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第一印象。这一年时间,从食堂管理、公务接待、车辆管理、文件管理……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一步步开始摸索。

第一次攥写项目年度工作总结时,她对着空白文档枯坐两小时,面对“下班前交”的指令,敲击键盘的手仿佛早已被腊月寒冬冻得僵硬,腕间手表的指针仿佛催命的符纸。

主任见她无从下笔,递来了一本厚厚的会议记录。扉页上那句“文字是思想的脚手架,多学,多看,多改,文字工作没有捷径。”刻入了记忆深处。

她沉下心来,在每季度的工作小结中提炼素材。在主任的帮助下,她反复修改打磨,逐字逐句推敲。“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年初,当她将一份2024年度项目工作总结放在项目经理的办公桌上时,忐忑等待回复时,“小董,这份总结确实用心了,继续加油”。听到项目经理的话语,她攥紧的双手缓缓打开。那一刻,课本上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的道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实实在在的工作感悟。

她说:“写文如琢玉,所有的熟能生巧,都源自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和积累。”

谈及工作感受,她总是笑称:“在这一年的磨练中,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最初负责会议筹备工作时,她总觉得做核对资料,调试设备这类小事辱没了自己数年的寒窗苦读,在每次会议结束后,总一个人在工位上暗自神伤:“难道我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杂事里?”

领导察觉出她异样的情绪,在一次接待后,把她叫到办公室,“别小瞧了检查资料,调试设备这些小事。就像上次我们开安全会议,作为办公室,管理会议设备,连话筒没电了都不知道,也没有检查更换,影响了会议的进程,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如果连会议的基础筹备都做不好,又如何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呢?”

这次谈话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她,只有放下自己那不切实际的优越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才是真真正正实现人生价值。脱下捆绑在身上的“长衫”,扫好一屋,才能扫天下。

她开始认真处理好每一处细节,随身携带的本子挤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会议资料的准备,设备的调试,人员的确认......

现在再回头看来时路,曾经视为束缚的文化“长衫”,现如今早已化作她处理工作时最大的凭仗。

青年人的奋斗,是青春与理想的交响,是诗意与实干的融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坚守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奋斗精神,以青春的热血斩断前行路上的荆棘。


浏览次数:

上一篇:致工程人父亲

下一篇:蝉鸣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