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员微故事】大漠中的“筑坝铁军”--彭志刚

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宋婷 刘涛 时间:2025-07-10 08:50 分享

从业十余年来,彭志刚的职业轨迹始终与 “基层一线” 和 “重点项目” 紧密交织。从湖北三里坪水电站的初出茅庐,到贵州黔中水利枢纽的稳步成长,再到新疆卡拉贝利、重庆渝西等项目的历练打磨,这位南方水利人将青春足迹印刻在祖国山川河谷间。

如今,身为新疆轮台县阳霞水库项目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的他,已从稳重男孩蜕变为能在复杂环境中独当一面的工程管理专家,用实干与担当书写水利建设篇章。

2022年2月,新疆库尔楚水库工程开工,彭志刚倍感亲切。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他推动党建与施工深度融合,创建党员示范岗、先锋队,划分责任区,让红色旗帜飘扬在施工现场。“党员要主动亮身份、挑重担,把先锋本色刻在工地上。”这是他常对支部成员说的话,更是行动准则。

库尔楚项目所在的南疆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夏季暴雨冰雹频发,冬季严寒能冻裂金属管道。但彭志刚的安全生产 “生物钟” 从未紊乱,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全场巡查,坚持整整两年。

“小李,今天边坡支护的锚杆角度再校准下”“拌合站的防雨棚要检查加固,预报今晚有雨”,这些沙哑的叮嘱成了工人们熟悉的 “安全提示音”。

2022年6月30日夜,暴雨夹杂冰雹突袭,彭志刚拿着手电筒冲进雨幕,喊着 “先保发电设备!往地势高的地方挪!” 带领青年突击队在齐腰深积水中奋战4个多小时,每隔半小时更新水位数据,直到设备转移至安全区域才返回营地。

这份坚守,让库尔楚水库从开工到2024年11月下闸蓄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水利工程是百年基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彭志刚常说。

在库尔楚项目,面对67米超深覆盖层截流闭气难题,他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连续5天蹲守现场监测数据,创新采用“分层填筑 + 级配反滤” 工艺,将排水量降低 60%,保证施工转序的同时节约成本近百万元。

为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他带团队跑遍周边三地州模板加工厂,定制大型组合钢模板,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达水利工程优质标准。

针对传统脚手架安全性不足问题,他力排众议引入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比常规方案扩大 40%,提高效率且降低风险。这些创新让库尔楚水库在 2024 年 6 月全疆水利工程观摩会上大放异彩,成为中小型水库安全文明和质量管理标杆。

党建与技术深度融合是彭志刚的管理秘诀。他推行 “党员技术导师制”,让老党员带青年技术员攻克难关;依托 “职工夜校” 开展新工艺培训 46 期,培养 12 名能独立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骨干。

疫情期间,工期滞后,他带领党员先锋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严寒中,采用 “塑料薄膜 + 棉毯覆盖 + 蒸汽养护” 冬季施工法,抢回 45 天工期,形成的《严寒地区水利工程冬季施工工法》被纳入新疆水利建设标准库。

2025年初,刚完成库尔楚水库收尾的彭志刚,来不及休整就奔赴阳霞水库项目。这座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水库,面临风沙大、温差大、地质条件复杂的挑战。

“现场就是市场,干好一个项目就要树起一面旗帜。” 他带着承诺,在项目筹备阶段扎进荒漠戈壁,用28天完成常规45天的前期策划。为破解风蚀沙埋难题,引进岩臂勾 “勾斗法”开挖技术,减少联合进水口边坡施工粉尘污染 80%;针对高陡边坡稳定性问题,创新采用 “预裂爆破 + 雷达监测” 组合方案,使边坡平整度达设计标准的 1.2 倍。新技术应用让阳霞项目开工 3 个月完成 30% 主体工程量,提前实现导截流建筑物开工节点。

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将 “党产融合” 理念植入项目管理全流程。设立“材料核销党员责任岗”,建立全链条管控机制,使钢筋损耗率从3%降至1.8%;开展“三比三赛”劳动竞赛,掀起比安全、质量、进度热潮。今年春节,他除夕前 5天才回西安,大年初七就带饺子赶回工地,用 “跟我上” 的担当带动团队节后72小时全面复工。

从长江之畔到天山脚下,彭志刚的水利人生如奔流不息的河,映照个人成长轨迹,也折射一代代水电建设者的家国情怀。工地上磨破的工装、晒黑的皮肤、磨出的老茧,都是他写给大地的诗行。正如他在阳霞水库项目部党员活动室墙上所写:“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份真情,正化作建设精品工程的动力,在新疆大地续写“水电铁军”新篇章。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