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城市悄然沉入酣梦。
办公室里,弋文辉紧紧盯住最后一份标书的参数,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似在与时间赛跑。桌角那杯热茶早已凉透,而他前额那簇白发在电脑屏光下显得异常醒目。
当最后一个数字精准落定,他如释重负地向后仰靠在椅背上,缓缓吐出一口长气。
九年来,又一个出征的前夜,他依然如同初次握紧标书的少年,用近乎执拗的精密,为黎明后的战场磨砺刀锋。
“砼尘”到“数潮” 十年转身间
2009年盛夏,刚走出校园的弋文辉,背着行囊毅然踏入南水北调中线工地。
漳河北至古运河段SG11标工程的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也毫不留情地晒脱了他三层皮。那段时间,他迅速从校园里白白净净的“小鲜肉”,变成了浑身沾满尘土、皮肤黝黑的工地“黑皮”。而混凝土泵车那震耳欲聋的轰鸣,日复一日地在耳边回响,不知不觉间,竟渐渐成了他最熟悉、也最能让他安心入睡的“催眠曲”。
八年时光,他从拿着图纸追着师傅问参数的青涩技术员,成长为能在暴雨夜带着队伍抢通导流明渠的“铁人队长”。
2017年,一纸调令将他从尘土飞扬的工地拽进三公司市场开发部时,这个习惯用卷尺丈量世界的男人,第一次摸到了电子投标系统的键盘。
“原以为机关工作会轻松闲适,不过是喝喝茶、看看报!”弋文辉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但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面对浩如烟海的招标文件、瞬息万变的报价模型,这位在工地能徒手画出三维结构图的硬汉,也不得不把自己牢牢“钉”在办公桌前,开启了一段艰苦的学习之旅。
无数个凌晨两点,走廊尽头的灯光见证了他抱着《FIDIC条款精解》逐字啃读的身影,微波炉里记不清热过多少次被他遗忘的晚餐。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首次独立完成的标书在开标现场一举斩获头名时,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文辉,你这是把在工地浇筑混凝土时那股子拼劲,灌注进了电子标书里啊!”
屏前“孤勇者” 精密绽匠心
做标九年,弋文辉的工位逐渐堆砌成独特的地标,他的桌前,宛如忠诚的哨兵,坚守着各自的“岗位”。一块屏幕上,市场动态如潺潺流水般实时更新,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牵动着投标的命脉;一块描绘着材料价格曲线,起起落落间,仿佛是市场脉搏的律动;还有一块展示着标书模板,那是他打造标书的坚实阵地。这三块屏幕,共同构建起他身旁的“情报基地”,为投标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关键信息。
有一次紧急投标任务,他带病坚守岗位,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算,每一项条款都细细琢磨。直至最终报价胜出,同事才发现他藏在抽屉里的退烧药。
“数据从不说谎,但需要我们替它们准确发声。”这句话他时常挂在嘴边,在去年某省道改建项目的投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验证,竞争对手因小数点的疏忽,痛失中标资格,而他精心打磨的标书,如同瑞士钟表般严丝合缝,无可挑剔。
时光悄然流逝,他额前的那一撮白发里藏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最后三分钟”。
那次,距离开标仅剩3分钟,他敏锐捕捉到清单中某型号钢筋报价异样,迅速启用B方案,凭借着丰富经验和果断决策,成功化解危机。
还有一回,投标截止前夜,他带着大家日夜奋战,双眼布满血丝却斗志不减,仅用48小时便重构了原本需五天完成的成本模型。
这些被同事们戏称为“弋式心跳”的紧张时刻,最终都化作电子屏上跳动的中标金额,见证着他的默默付出。
华发“晴雨表” 严师亦暖男
当新入职的同事青涩涩地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们总会惊异于这位“商务一哥”的细腻。他眼神中透着和善,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让人如沐春风。
“弋主任会很严厉吗?”面对这个问题,一位刚完成首个独立标书的年轻技术员,眼神中还带着些许紧张与兴奋,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笑着说:“这些红色的修订批注可比他说话严厉十倍!每一处修改都容不得半点瑕疵。但标书通过后,他请大家吃烧烤,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那烧烤的味道比任何时候都更香浓,满是成功的喜悦!”
那簇早生的华发,如今已成为开发部的“晴雨表”,时刻透露着工作的进展。
当它被随意捋到耳后,意味着标书已进入收尾阶段,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若他无意识地用手指将其卷着打转,眉头微微皱起,那便预示着某个技术参数正在经历第九轮验算,大家都知道此时的他正全神贯注,与难题鏖战。
客厅里,2岁多的女儿,迈着摇摇晃晃的小碎步,眨巴着眼睛,奶声奶气地问道:“爸爸,你前额的头发为什么像一片云朵?”
他放下手中的活儿,宠溺地看着女儿说:“宝贝,因为爸爸心里有团火,那是对家的责任,是对你和妈妈的爱。这团火把爸爸的头发给‘染’白咯!”
女儿似懂非懂,歪着脑袋想了想,伸出小手摸了摸那撮白发,“咯咯”地笑了起来。
那笑容里满是幸福与满足。
坚守投标“战场” 诠释执着情怀
时光匆匆,弋文辉默默耕耘。每个开标日的清晨,他便早早起身,仔细整饬身上的衣服,于他而言那是一件铠甲,他便是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开标现场,他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表面上看似平静,当大屏幕上跳出中标单位的那一刻,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他的双眼盯着屏幕,满是期待。当看到“中国水电十五局”出现在屏幕上时,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里,瞬间闪过孩童般的雀跃与惊喜,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可这份喜悦稍纵即逝,旋即他又会迅速埋首于下一场“战役”。
“我们不是赌徒,是手持标尺丈量未来的工匠。”在忙碌的间隙,他常常站在窗前,眺望远方。清晨的第一缕晨光,穿过厚重的云层,洒在他的身上。
他的思绪,也随着这缕阳光,飘回从前。那时,院子里的梧桐树还很年轻,他背着测量仪,穿梭在工地上。工地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微风拂过,树叶沙沙地诉说着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
岁月悄然留下痕迹,弋文辉额前那撮白发便是证明。但岁月也公平,将更珍贵的东西,注入他的骨血。
如今,他把每份标书都当作艺术品雕琢。安静的办公室里,只有键盘声与偶尔的翻资料声。为求数据精准,他查大量资料反复核实;为让条款表述恰当,他逐字推敲。
他用数字和逻辑编织梦想,以执着坚守诠释对工作的热爱。他明白,每份标书都是迈向未来的“钥匙”,唯有做到极致,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