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筑梦彩云之巅:从0到7公里的跨越

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杜婧 宋婷 时间:2020-04-23 10:57 分享

七彩云南,最美初遇。

在云南高原的崇山峻岭间,云南建(个)元高速工程正快速延伸。看似一条普通高速公路的建设,却凝结着中国电建旗下,最基层公司改革发展的艰辛历程。

(个)元高速公路项目是云南红河州高速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水电十五局第二工程公司第一次参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们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企业转型的先锋带领“小公司”实现了从“水电”到“路桥”转型跨越

7公里高速聚焦发展希望

离开了熟悉的蜿蜒河流、高山峡谷,带着烂熟于心的水电技术,水电十五局第二工程公司这支传统的“筑坝劲旅”,第一次步入了高速公路建设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们有好奇、有担忧,但无法阻止心中燃烧着的“路桥梦”。

2017年中标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工程,二公司承建(个)元高速公路TJ11标段,对二公司来说意义非凡7公里高速公路,不仅是从0到7是云南市场了解公司的一扇窗,也开启了公司在云南发展的一扇门公司未来发展注入了新“活水”,增加了新动能。

TJ11标段主线全长近7公里,共包括主线桥梁15座,隧道2座,互通1座,桥隧比高达75%,工程处于山岭重丘区,建设环境复杂且构筑物分散、线长、点多、面广,场站建设、施工便道等,临建设施布置困难,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困难,征地拆迁任务繁重,工程质量要求高,安全风险管控风险高。管理人员都是从水利行业转型至高速公路领域,摆在大家面前的困难可想而知。

项目负责人文军回忆说:“最初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项目,我们又都是“门外汉”,确实有些如履薄冰,但我脑海里只有一个概念,企业转型升级是动真格、上台面,作为先行者,哪怕再苦再累,也必须把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牢牢拽住!”

经历2年坚苦耕耘,实践历练,参加员工己经成功的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圆满的完成了引领、指导和带动使命,在路桥施工方面将会取得一定成绩,为公司开拓新市场奠定了基础。

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

这样一条具有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的高速公路,对技术的要求是特别的高,同时,面临工期短、征地难、设计变更等不利因素,项目部科学指挥、严格管理,发挥团队力量,硬是啃下了这根“硬骨头”。

针对标段施工桥隧多,云南高原山区地质复杂等特点,通过项目部通过自学、组织班子学习研讨、多次邀请专家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讲授等方式开启技术研究之路,从线路调查、熟悉设计资料、场站选择、方案的编写、再到实施,项目部每位员工废寝忘食,开启了白+黑工作模式。看着几大盒的工程施组资料,这是多少人通宵熬夜的战果,页页渗透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

那段日子,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谁也不知道问题什么时候来袭。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颠覆了固有思维方式,学技术、看图纸、跑现场,成了常态。

“最初因刚接触公路工程,两眼一抹黑出去都没有话语权,害怕说得不对,让别人笑话”,项目总工李伟神情凝重说道:“非水电建设领域也是劲旅遍布,新进入者要站稳脚跟,真是要磨刀秣马,做足准备。”

不懂的,学;不会的,问;不熟悉的,练!工程开工两年多,项目部利用职工夜校组织了涵盖工程技术、合同计量、工程创优、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等专项培训,组织与其他兄弟标段开展对标交流和观摩学习等,达到30多次。增进了对高速公路施工的认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新同志的成长也是非常快的。现场就是一个大熔炉,别看这些学生入职时间不长,他们在这里锻炼锤打,下一个项目就可能成为抢手的宝贝。”提到这点,笑意在文军的脸上绽放开来。

在建(个)元高速,率先使用的隧道电缆沟内沟帮与二衬一体式浇筑台车、湿喷机、T梁预制全自动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智能张拉系统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总结项目施工成功经验,凝练而成的《桩基超欠挖质量控制研究》QC,获得陕西省建筑业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

梁场布置地理条件受限,以及全线高墩数量多,质量控制要求高。项目部提出了山岭重丘区“大纵坡曲线路基段预制梁场建设技术研究”;针对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差等技术难点,依托局首条连拱隧道形成了“大断面浅埋偏压连拱式隧道施工工艺研究”,高质量实现隧道双幅安全贯通,在局科技交流大会进行技术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听说这群人之前没干过路桥项目……”。面对质疑,建设者们并没有退缩,他们用实实在在实绩证明,我们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

良好的履约赢得市场信誉

建个元高速虽然合同工期为36个月,但云南高原地区气候环境复杂,雨季历时时间长,对施工影响大,而同等规模的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期一般都需要3年时间。从零开始,从营地建设到主体开工,工期之紧难以想象。这些繁重的任务何尝不像一块块巨石压在大家的心头上?

进点初期,临时驻地与现场相距较远,项目技术人员每天早上带上干粮和水跑现场,饿了嚼几口干饼,渴了喝几口水。

有次跑现场一天没吃饭,又因天气酷热,带的水喝完了,加之体力的极大透支,他们路过一片辣椒地,几名技术人员三下五除二的摘下辣椒往嘴里塞,他们希望这几颗辣椒能给自己补充点能力,能缓解下饥饿感,其中的滋味也只有他们知晓。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部主任王景华说“抓履约,重在现场,做到脚上有泥,心中才能有数”。

水电十五局建设者敬业精神和技术水准确保了工程速度和质量,也赢得了业主认可。

在质量管理上,项目部提出了“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的管理思路。确立“方案先行、专家论证、样板引路”的建设理念,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完善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推进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建设。

在进度管控上,两年来项目先后多次举行“劳动竞赛活动”,通过“劳动竞赛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参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质量创优为核心,达到全面实现阶段目标的目的。

随着征迁工作的快速推进、安全质量的深耕细作、经营管理、步步为营,季度综合履约考核在参建的12个标段中多次荣获前五名的好成绩。水电十五局依托二公司承建建(个)元高速公路TJ11标,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评,云南省交通行业AA信用等级。

项目负责人文军表示,建(个)元高速项目的顺利实施,大大提升了水电十五局的区域影响力,为下一步的云南市场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