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挥舞铁臂来回穿梭、推土机“低头”清理各种杂物……
7月26日,迎着泥土的芳香,走进位于商洛市镇安县月河镇的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伴随远处传来的“哐哐哐”作业声循声望去,平地上瓦砾成堆,一片忙碌的建设景象。
据了解,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蓄电站工程,年发电量23.41亿千万时。工程建成后将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革命老区建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
逢山开路 挥师革命老区筑品牌
陕西镇安位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2018年3月,带着服务老区人民、履行央企职责的重任,中国电建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中国水电十五局、中国水电三局共同中标西北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双方组成联合体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建设。
中标通知书就是号召令,3月28日,一群豪情满怀的水电人带着“一定要把工程做好,确保合同履约”的嘱托挥师革命老区,找营地、看现场,开始筹建工作。
由于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坝址区两侧山高坡陡,河谷狭窄,路窄弯多,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麻烦:材料运输不稳定、山间雾气大能见度极差,混凝土温度难以控制、恶劣天气等因素干扰都成为影响施工进度的大问题。
面对这些困难,项目负责人斩钉截铁道:“既然我们签了合同,无论施工环境和条件怎样,再难也要干,实现合同履约是第一位的,我们只有履行承诺的职责。”
项目部成立了“党员安全督察服务队”,以攻克项目施工难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比安全生产标准化执行率、比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规范化程度、比工程进度目标完成率、比合同履约率,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很快,溪畔轰鸣的机器声响起,寂静的山谷隆隆的炮声回荡,水电人在高峡溪谷间披荆斩棘、开山凿洞,开始了又一次征程。
绿色发展 环保理念护生态
秦岭腹地,高峡平湖。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镇安县,得天独厚的天险之势和山谷深沟间充沛的降水,为建设水力发电工程描绘了一幅壮阔前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新时代水电建设遵从的重要准则,更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长久幸福的根本。
在镇安,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始终保持同步进行。
“项目施工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明挖,最大限度避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努力使该标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到位,环保、水保处于受控状态。”项目技术员介绍道。
“在主体工程施工中,选用低噪音设备、加强车辆和机械维修保养、合理控制爆破装药量和爆破作业时间。”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噪音和爆破震动。
同时针对工程开挖粉尘、道路扬尘治理,购进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对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风速等进行实时监测,在边坡区域铺设密目防尘网,购进洒水车和雾炮机对施工现场循环清扫和洒水降尘。
这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也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2019年3月10日,业主代表在施工现场考察交流时,竖起拇指称赞道:“你们安全文明施工做得很到位,为你们点赞!”
服务社会 扶贫帮困显担当
“践行央企责任、助力扶贫脱贫,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菩萨殿村近几年在政府及驻地企业的帮扶下,大部分村民已经脱贫,2018年,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菩萨殿村,更是推动、带动菩萨殿村扶贫开发的新机遇。
3月30日,中国水电十五局镇安项目、中南公司镇安项目两家赞助企业为菩萨殿村52户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
“真是太感谢了,你们驻地企业给我们生活在半山腰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村民接过慰问品后心里暖烘烘的,表示真挚的感谢。
同时项目围绕施工生产,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向周边地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村民收入,为菩萨殿村扶贫工作尽一份力。
在了解到村中5位老乡希望得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时,第一时间联系村委会,为他们提供项目驻地和拌合站门卫、保洁等岗位,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号召现有施工队伍雇佣当地民工,参与项目建设,经过协调,共雇佣本地工人16名。
“十五局项目进我们村是一件大好事,为村里不少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还能给我们带来收入,我们欢喜着呢。”项目保洁员黄琴乐呵呵地说。
这些企地联创联建活动,进一步和谐了企地关系,为项目施工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据了解,项目装机规模140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3.41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31.21亿千瓦时, 计划2023年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