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科研院:发挥前瞻服务优势 助力重点项目建设

来源:科研院 作者:马启闻 时间:2019-06-27 09:58 分享

建(个)元高速公路是云南省“十三五”期间、五年交通大会战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云南省公路网,优化区域路网结构,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于该路桥项目来说,砂石料源不稳定、材料质量波动大、材料消耗控制难等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工程建设进展的“顽疾”,而这些“顽疾”都指向了“配合比”这个“卡脖子”问题。

所谓“配合比”,简单的来说就是水泥、粉煤灰、水、砂石料、外加剂等几种材料的参配比例,其中任一个材料量的变动都可能会引起其他一个或几个材料量的变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以肯定是“配合比”对工程实体质量及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影响不容忽视。“配合比”的确定也并不是简单的几种数据比例的确定,它不仅要满足不同等级、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砂浆等建材的工程特性,而且还要兼顾到建材的经济性。

确定及优化“配合比”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施工参数,当然要靠一个专业的试验检测机构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建(个)高速公路项目TJ11标工地试验室就是我局科研院在该路桥项目设立的这样一个工程试验检测服务机构。

同以往试验检测服务机构不同的是,该机构积极发挥工程试验检测领域的前瞻优势,从“配合比”优化的角度出发,主动作为,主动担责,主动配合,给工程建设各参建方进行工程决策、质量控制及降本增效提供了优质的专业服务。

超前优化,多“配合比”,破料源不“稳定”瓶颈

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作为一项跨地区的线性工程项目,材料需求总量大,材料需求种类多。但近年来,受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影响,材料供应商网点少,供量少成为当地原材料市场不争的实际情况。

TJ11标工地试验室提前研判形势,多次主动联系TJ11标项目部,对当前原料供应问题提出预警,建议做好防备“料荒”的相应措施。

当初,项目刚开工,料源不“稳定”这个“老大难”问题还没有引起TJ11标项目部足够重视,但从那次开始,有了深刻的“转变”。

“我记得非常清楚,真正让TJ11标项目部狠下决心,认识到了料源问题不得不解决是在今年3月份的某一个星期六。”

“当时,由于云南省加强对“美丽公路”个旧市段的交通管控,一辆供应砂石料的大货车就停在你的视线里。近在咫尺的距离,却无法跨越项目部门前的那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进场公路。”试验室检测员xxx说。

好在,TJ11标工地试验室早就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应对工作。在试验室主任尹科宇的带领下,试验室成员一起加班加点的干。在TJ11标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前就设计完成了纯水泥混凝土及不同强度的水泥和不同种类的粉煤灰搭配的各类混凝土所需的7组试验“配合比”。

“感谢你啊,老尹,你替项目部提前考虑这么周全。要没有你这7组试验‘配合比’,我们项目部可就‘抓瞎’了,只剩下干瞪眼,还啥也干不成了。”TJ11标项目生产负责人支力立握着尹科宇的手一度激动的热泪盈眶。

勇出奇招,调“配合比”,解材料不“稳定”难题

由于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料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各施工标段之间争抢料源那是常有的事情。于是,供应商提供的砂石料也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像TJ11标这样无奈使用来自不同地区的砂石料的在整个标段内不算少数,这些料还一度被项目生产负责人支力立戏称为“万国料”。

“这样的‘万国料’质量波动非常大,不仅给我们的试验检测工作增加了不少‘负担’,而且对我们的试验‘配合比’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试验室主任尹科宇眉头紧锁说道。

“老尹,我们新进场的这批砂石料,按照你的设计‘配合比’拌制的混凝土不行呀。你看,前两天,我们的灌注桩通过导管来浇筑的,结果就用了这批混凝土,硬是出现了多次的‘卡管’和‘堵管’问题。”TJ11标项目生产负责人支力立望着尹科宇说。

“这个情况我们也预料到了,要解决你这个难题呀,得让混凝土乖乖的流动起来才行。我初步考虑从调整‘配合比’入手破解。”

“可是增加混凝土用水量的同时,也会带来水泥等材料消耗增加等系列问题,我要多做几组试验才能给你明确答复。”尹科宇淡定的说。

经过多次、多组的“配合比”优化试验和现场的生产实践验证,TJ11标试验室主任尹科宇带领他的团队终于将“配合比”调整为一个合理的值,加大混凝土流动性的同时,不再受“万国料”质量波动带来的影响,各种情况下均能满足施工现场浇筑要求。”

大胆实践,优“配合比”,脱消耗不“稳定”困局

建(个)元高速公路TJ11标项目所用的“万国料”发生的质量波动,带来的不仅是施工现场浇筑困难等问题,水泥等胶凝材料的用量增加对项目成本控制来说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这一切变化都毫无疑问的反映在了TJ11标项目生产负责人支力立的脸上。

“老尹,按照你最新的‘配合比’,我们施工现场的浇筑困难问题是解决,但是你也知道我们的水泥消耗量增加很厉害,原材料供应这块资金占了大头,项目目前也很困难,所以,我又来求助你这位专家了。”支力立诚恳的说。

“你的困惑我明白,这些问题都提前都替你考虑过了,而且我们也正在做‘配合比’的优化工作。简单说,就是通过增加粉煤灰用量等方式来降低水泥的消耗,但这样会对工程实体的混凝土强度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已经有8组新的‘配合比’数据快出来了。我们调整水泥的用量,但是要在满足工程实体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才行。所以我们要用科学数据来说服其它工程参建方对我们放心。” 尹科宇胸有成竹的说。

“哈哈……我就知道你又替我们提前考虑到了,真的是非常感谢你,你们的前瞻服务我是‘受教’”支力立开心的笑了起来。

“真金白银”的降本增效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据尹科宇说:“记不清,我们已经为这个降低水泥消耗量的问题讨论过多少次了,但就试验来说,已经做了不下十多次试验验证,每次都是白加黑“连轴干”,工程建设不等人啊!”

七彩云南,大美红河。通往项目生活营地道路两侧的三角梅迎风绽放,格外明艳……TJ11标工地试验室尹科宇和他的团队正活跃于葱翠的滇南大山之中,用一个个拼搏的身影续写我局科研院“发挥前瞻服务优势助力重点项目建设”的新传奇。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