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不畏艰险敢为先 奋楫扬帆谱新篇

来源:采风第三组 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邰建红 时间:2018-06-07 09:40 分享

2016年5月12日,一阵阵响亮的鞭炮声打破了车尔臣河畔的宁静,镶嵌在阿尔金山与昆仑山峡谷之间的这条生命之河,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在这里,他们将创造一个个新的记录,将再次上演“绝地逢生、敢为天下先”的施工奇迹,将再次缔造“高峡出平湖”的人间胜景。

之所以说敢为天下先,之所以说绝地逢生,是因为修建在车尔臣河上的新疆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区域狭窄,高陡边坡等安全隐患突出,呈现了多个第一:坝高128.8米的沥青心墙坝属于国内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地区的第一高坝;坝址区附近两岸岸坡陡峻多在50度至80度,施工难度创同行业第一,建设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更是前所未有。“我们一直都是恪尽职守,如履薄冰”新疆大石门项目负责人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在行动上也处处这样体现着。”

 

逢山开路披荆斩棘    首战告捷初显身手

黄沙漫天,人烟稀少,地势险恶,不通水、不通电……,  自然条件之恶劣让十五局这些“久经沙场”的老水电人也有些惊异了,而这仅仅是大石门水利枢纽带给他们的第一份“见面礼”。业主提供给他们的施工道路仅仅是能到导流洞进口的一条道便,根本不满足施工的条件。面对这样一个集风险与挑战于一身,安全风险与质量要求之高都创十五局之最的项目,项目一班人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着怎么才能把这个活干好、干漂亮,做到诚信履约,为十五局筑坝业绩薄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能尽快展开施工场面,必须首先解决道路问题,并在一个月内修筑完成一条具备施工条件的道路。如何啃下这第一根“硬骨头”便成为了业主给他们出的第一道题。施工方案反复优化、施工工序无缝衔接、领导班子轮流带班、不具备大型机械施工条件就采用手风钻爆破,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日积月累,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勇气与毅力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施工进场路的修筑,交上了第一份满分答卷。有了这份答卷,业主的心里踏实了,又提出再修筑一条进入导流洞出口路的要求,并开出了45天内交工便给予奖励的价码。对于这条可以说是近于苛刻的要求,十五局人再次体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企业精神,先后克服了二十年一遇沙尘暴、施工场地狭窄、工期异常紧张的不良影响、提前五天完成任务,再次用实力让业主折服。

 

导流洞施工险象环生  多措并举确保度汛

2017年5月,新疆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一场麈战的序幕正式拉开。根据工期要求,大坝坝体必须在2017年5月30日前填筑至▽2229高程。若在2018年主汛期到来之前不能保质保量的把大坝填筑至可抵挡10年一遇的拦洪高度,后果不堪设想。任务只能提前,不能滞后。为确保工程施工任务的全面完成,项目部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党员示范岗”誓师动员大会。会上,全体党员干部做了庄严宣誓:发扬“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在导流洞施工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确保导流洞按期贯通。当激情被点燃,整个工地车水马龙,一片沸腾,劳动竞赛,热火朝天的时候,由于导流洞地质条件的影响,导流洞施工先后发生几次大面积塌方,其中最大一次塌方面积高达6500方,导致截流工期延迟,直接挑战第二年按期实现拦洪度汛目标,冬季施工刻不容缓。为了打好这场硬仗,项目部领导指兵点将,将目光聚焦到了“青年突击队”与“党员示范岗”上。面对深谷险滩,险象环生的施工环境,十五局党团员们在无道路可行的山腰,在悬崖绝壁上劈山夺路,他们身系绳索,肩打手拉把风管接到工作面上开始打孔放炮,排渣清石。一个班下来,他们浑身上下都被尘土包裹。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莽莽的野风时常裹挟着沙尘扬起尘暴呼啸着无情地撕打着员工们的脸颊和身躯,队员们张口就是沙土。干裂的嘴唇,红红的血泡成为了他们最鲜明的名片。数不清多少次的惊心动魄,算不明多少次浴血奋战,道不尽的顽强拚搏,终于抢回了工期,实现了拦洪度汛目标的实现。业主方领导不无自豪的说,不愧是央企。

 

冬季施工交叉作业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导流洞工期的推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截流滞后,严重缩短大坝填筑工期,而左右坝肩1:1.03近直角坡比开挖更是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的拦路猛虎。如何在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天气常态化的情况下,如期实现施工任务目标的完成?如何将延工期抢回来,成为了项目生产需要解决的第一要务。战斗号角再次吹响,高边坡下交叉作业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水利工程而言交叉作业本来就是安全施工的一个隐患,更何况在这沟深、坡陡、强地震裂带上进行。最让人心揪的是交叉作业还要从冬季施工开始入手。何去何从,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空前的挑战再次十五局人推到了风口浪尖。

“狭路相逢勇者胜,蟾宫折桂立苍穹”,经过反复的思考,十五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项目部进行沥青心墙基座砼浇筑与沥青心墙基础灌浆交叉作业。技术攻关、方案优化是他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组织专家进行施工方案会审,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估,反复测算,终于制定出了一套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实践的施工方法。通过建立被动防护网分段隔离、安全防护棚分隔保护的措施,达到了分隔上下作业面的目的,减少了安全隐患,实现不同作业面交叉作业的目的。仅此一项增加安全投入一百三十多万元,为全面展开大坝填筑赢得了时间,也为十五局在高寒、高危地区进行大坝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资料。

 

技术攻关确保质量  多项成果填补空白

大石门水库管理处处长亚森在介绍该工程时说,该工程显示出三个特点。第一是河床两岸高陡边坡且非常狭窄,施工场面排不开;第二是古河槽深覆盖层灌浆国内第一深度;第三是地震九度设防裂度,高寒、在建第一高坝。这三个特点,道出了新疆大石门水库的与众不同,也道出了大石门水库施工过程的异常艰辛,更预示着十五局在施工过程中将有多项技术难点需要攻关,需要突破,超越规范、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面对史无前例的困难与挑战,十五局人主动出击,凭着一股战天斗地的豪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决心和坚强意志,会同业主一起积极联系科研院所,先后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大坝数字化监控”、“填料颗料级配”研究、施工期高边坡变形监测等多项技术攻关相继展开,也多次创造了十五局施工新记录。

在导流洞施工中,项目部采取钢拱架配合超前小导管灌浆加强支护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出口150米砂岩加煤层的地质结构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每个循环正常进尺。同时在每循环爆破后对下循环轮廓线进行放样,并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保证测量放样精度。

在发电洞进口闸井施工过程中,采取滑模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出现施工缝,避免支模、拆模、搭拆脚手架等重复性工作,使施工进度更快,工效更高。

目前,大坝施工已全面展开,项目部组织专家“会诊”,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活动,并对每个技术难点反复研究、仔细论证,先后进行了《库车沥青与克拉玛依沥青性能对比》《压力分散型无粘结深孔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碱性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右岸洞群隧洞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项课题研究,不断地克服并解决着一道道技术难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历了一次次艰难险阻、跨越了一个个技术难度的新疆大石门项目部在面对一个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次次迎难而上,一次次突破极限,也多次荣获“突出贡献单位、安全管理优秀单位、优秀项目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这是一支技术全面、业务精湛,吃苦耐劳、善打硬仗,诚信履约的队伍,是让人放心的队伍。”面对拦洪度汛目标如期落成、大坝填筑稳步推进的满意答卷,业主对十五局这支“水电铁军”赞不绝口。大石门项目部一班人再次用科学的管理、严谨的过程控制和过硬的技术素养向新疆人民展示了央企中国水电十五局的风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新疆大石门项目部在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会一如既往发挥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十五局人在新疆市场再树一座丰碑。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