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走进“昔日红色桥梁” 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来源:第三工程公司 作者:边阿梅 时间:2018-05-07 17:45 分享

五月,是鲜花烂漫的季节,是活力四射的季节,在1919年的5月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今年的5月4日,三公司机关近二十名党员、团员满怀激情、走进“昔日红色桥梁”,准备重温一段红色的回忆,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旅途中:开启红色记忆

上午8点30分,近二十名党员、团员身着统一的白色衬衣、黑色裤子集合在一起准备前往西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金色的阳关撒下来,他们胸前的党徽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

从咸阳基地院子到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历史的印记在行进的途中开启,大家手捧着资料,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初建到建成后的辉煌革命历史,从第十八集团军证章、叶剑英题诗手迹等管内藏品到革命伟人的革命事迹,逐字逐句的翻看研读着预先准备的资料,不时还有同志禁不住内心的振奋,发出阵阵感慨声。活动还未开始,大家已然进入了重温革命历史,接受革命教育的状态。

参观中:接受红色教育

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大家跟着讲解员逐一参观。纪念馆内详实的文字、珍贵的图片,真实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红军战士争取自由的革命信念、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团结群众的革命态度深深感染着参观人员。

大家沿着革命先烈的历史足迹,近距离的接触历史、对话历史,共同感受了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和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深深领悟了八路军将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接受着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的洗礼。

“走过了很多地方,见过了地老天荒,而今策马回望,泪水新诗两行:中华民族根千丈,历经苦难又辉煌”,一位参观者看着纪念馆墙壁上坤宁的题词,激昂的诵读,这简短的文字中蕴涵着历史的遗迹和革命的艰辛,更激起大家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意、热爱之情。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水电人,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坚定地理想信念、昂扬的精神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

观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会议室,数十名党员、团员正襟观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诺达的会议室里,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大家屏息凝神汲取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智慧和力量,间或之间发出写字和记笔记的沙沙声响。

从会议室出来,大家抵不住内心的震撼,激动的讨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实践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品格。”一位党员说。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的特征。”另一位党员补充说。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一位党员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说。

通过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大家真实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愈发感受到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大家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时代,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建功岗位。

有一种信仰在心田流淌,有一种责任在心头升起,有一种激情在心底燃烧......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