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悠长的鸣笛,一张贴胸放置的车票——回家,回到那个日夜牵挂的小城里;回家,回到了扎根一年多心心牵挂的“家”。
爆竹欢鸣,年关轻叩。那些把自己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工程一线的人,无时无刻不想念远方的家,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正在努力的“家”。这就是电建人,一群要把他乡比作“家”的人,一群要把努力的“家”变成温暖他乡的人。
距离春节还有4天:
“好了好了,爸爸都定了12号的票,别再催了。”距离2018戊戌年春节还有3天,家里的电话已经铺天盖地的催了起来。而担任中国水电十五局浙江衢州万亩水田项目常务副经理的王凯还忙碌在施工现场中。
四年了,自从肩子上的任务重下来,他就一直在项目上过年。偶尔想念的紧,把妻子女儿接过去享受那片刻的温存。只是今年女儿吵着闹着要爸爸回家参加自己的春节节目,王凯拗不过女儿的哭闹,只能一拖再拖买了票。
“走,再去看看三个工区的排水渠贯通着没。”浙江衢州项目是一个土地平整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项目施工面积大,灌溉和排水渠系交错纵横,保证好排水渠系的贯通,才能让后来的多雨季节水流有所疏导,这也是春节前工程任务的重中之重。王凯就加班加点带着几名工区人员从第一工区开始仔细检查,
“仔细点,别有遗漏。”他嘴里不停地强调着“还要注意坑洼区的田块排水情况。”
……
距离春节还有2天:
“王总你不是早上十点的火车吗,要出发了?”
“今天业主有会议,我改签到晚上了。你们先走,路上注意安全。”
14号天刚鱼肚白,冯师傅就在楼下喊着,今天有一部分人要踏上归程,一大早就紧张的忙碌起来。叫喊了半天没人答应,原来早上的时候王凯就去总包部参加会议了。
几天的时间项目部从热热闹闹突然变得安静下来。归乡的火车疾驰而来,又疾驰远去,看着一群又一群急促的脚步,他的心也不禁热了起来:“要回家了呀!”
大年初一:
“老陈,睡之前再麻烦你看看三工区的排水渠通着没?”
“喂,差点忘了,记得拍张照片给我看看”。
“哦,哦,老张也祝你们新年快乐,记得给家里打电话。”
……
这是节后返工大家听到值班老陈常常念叨的话:“王总回去每天都给值班室打电话,内容我都能背下来了。”
正月初十:
“爸爸,再陪朵朵几天好吗……”
“爸爸,我不要你走。”
“……”
老陈在旁边听得心里发酸。
正月初十的一大早,老陈就接到通知去车站接一下王凯。坐在车里就听到平时不苟言笑的人在电话里细心又抱歉地安慰着家里的小公主。
也许是内心的记挂,亦或者是责任和担当。
挂了电话王凯揉了揉眼睛:“哎,又回家啦!”
他是去年最后一个回家的人,也是今年第一个回“家”的人。
项目就是家——这是对他来说的,也是对所有电建人所意味的。家里有年迈慈祥的父母,项目有关系民生发展的工程;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项目上有以此为生计的民工;家里有殷殷翘盼的妻子,项目上有着对一方水土人们的约定。工在当代,利在千秋。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拥入怀中的是所有人对这份事业的肯定。
一声悠长的鸣笛,一张贴胸放置的车票。没有了黄土高坡“坚实的臂膀”,入目是一片苍翠,苍翠中有星光点点,那是电建人,那是一份份对未来饱满热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