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上,现实在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是一个真实的工地。前辈们都说工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百炼成钢、创造奇迹,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亭口水库的工地上只要谁提起“健跑”和“灌浆”,就不能不提起蒋小波,细长的身材,高挑的个子,一张嘴就笑意盎然。作为93年的“小鲜肉”,这个实习小伙子的快速成长就好比一个“传说”,经常活跃在施工现场却无丝毫娇气,连工地多年的老师傅们都要给他竖大拇指。
蒋小波来陕西亭口水库项目工地之前,学长们就一次一次给他打过无数的“预防针”。奈何“拗性不改”是小波的一贯风格,结果一句“我要到最能锻炼我的地方去!”让他冲在了施工最前沿。
自从,迎过六点半的晨曦,晒过十二点的烈日,赏过五六点的晚霞后,小波身上的皮肤已经由初入单位时的白皙变得黝黑发亮了。
亭口水库项目的施工现场位于咸阳的北部山区,昼夜温差大,刚进项目的年轻人大多数都非常不适应,退意渐起。小波作为项目部唯一拥有八块腹肌的“小鲜肉”,当然只能以一个特例的形式存在着,这是不容置疑的。
说起这名“小鲜肉”的成长,不,准确的说这名自称是“小腊肉”的成长经历,有几个关于他的“秘诀”不能不提。
秘诀一:责任心爆棚
小波,自从与灌浆结缘,意外收获了一个绰号叫“夜三郎”。
可以这么说,这小子精力奇好,一个夜班,“前夜、午夜、后夜”没个三次以上的巡视是不可能的,现场作业队工人没有不服他的。
有些时候,施工员的自身的责任心要比技术重要。灌浆施工作为隐蔽工程,夜间施工盲点又多,作业队做手脚也是屡禁不止,不是私排浆液,就是破坏压力表……24小时不盯不防是绝对不可以的。
这小子有一天去上夜班,不巧正好遇到暴雨,雨下的那个大啊,坐着值班室里,水都漫进了小腿那么深。他这个“夜三郎”的拗劲儿上来,披着雨披就冲出去了。
一进灌浆洞,他就按照程序检查先后水灰比、灌浆表压力值……
这一圈刚忙乎完,听着“砰”的一声,原来是工人夜间施工太疲劳了,没有及时更换钻头,钻头烧断后,卡在孔里,钻机提升都拔不出来。他给工人师傅搭把手,帮着用千斤顶把钻杆拔出,然后一丝不苟的站在冰凉的水里,看着将一截截钻杆换好,重新定位、开孔,才放心下来。
这几个月守下来,人已经瘦了5斤,好长时间都没回家,就为把本职岗位工作做好,他说:“这就是个责任心的事情,即使再艰苦的环境也要咬着牙扛下来。”
秘诀二:勤积累经验
据第三方不特定人士揭密,小波到施工现场随身带着一个“百宝包”。
“百宝包”里的内容很丰富,有精缩版图纸、掌中宝规范、私家笔记本、卷尺、手电筒、计算器、胶带、创可贴等等。
项目部的施工员们最垂涎的还数他的私家笔记本,虽是记录的施工笔记,但小波的施工笔记与众不同。从他已经翻破的图纸和规范就能知道,他对现场每道施工工序肯定早已烂熟于心,施工笔记早也不是简单的工程“流水账”。
这小子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的业主、监理、设计、总工以及施工的工人师傅们都爱与他沟通。凡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马上就会问,遇到新接触的工作内容就先用笔记录下来,通过QQ、微信等向各位老师傅咨询、请教,所以他的笔记就俨然是各位行家的智慧结晶,里面有对施工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对施工过程控制的思考、还有对施工重点、难点的对策。
笔记所有内容都用彩色便签纸做了详细的分类,便于检索、回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精妙无比的理论,都得经过实践检验。
开挖成型后的灌浆平洞闷热潮湿,每一道工序他都会下到工作面,结合笔记积累总结的经验,对照图纸、规范严格复核、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每个工序干久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施工中抓住控制关键点,就能事半功倍。”“小腊肉”小波自信满满的说道。
秘诀三:会偷师学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小波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说做事情要沉得住气,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不可华而不实,干工作犹为如此。
“哎嘿,你小子又来取经了?”项目部老技术员任鹏对远处走过来的小波调侃道。
这是发生在项目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断。小波是项目部出了名的“牛皮糖”,只要被他盯上的人,不把问题讲明说透准没跑。
“偷师学艺”这种小事在这小子手里,简直被发挥的淋漓尽致,项目部几乎所有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人才都成了他的师傅,所谓“一徒多师”用到他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一些新同事常抱怨在项目部,学不到东西,荒废人生,其实在项目部还是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的,只要放下架子,除了可以向项目部的前辈们请教外,学东西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跟班组长、施工员学技术,跟包工老板学管理,预算及材料。”小波常常说。
“那些班组长为什么能挣高工资?要是没两把刷子,包工老板肯定不会聘他们。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了自己,也达到了与班组进行了充分沟通的目的,双方增强了信任感,工作中的很多事可以交由他们去做,下班后再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整理记录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以后想要想熟练运用,还得经常找人以闲聊的方式去印证,然后再去指导施工班组。”小波深入剖析,如数家珍。
“总归一句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小波站在坝顶总结道。
“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而且还要比他们做的更好。这是支撑我努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从“小鲜肉”到“小腊肉”,施工员蒋小波现在外表虽些许“沧桑”了点儿,但却在最青春美好的年华里干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