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午后,西安的天气还不甚炎热,但顶着着太阳晒,汗水还是湿透了衣服。下午三点,中国水电十五局西延路与西影路立交工程项目部施1#墩工现场,大伙正在忙碌有序地浇筑着混凝土。
罐车转运、泵车传料、浇筑振捣……,一幅幅错综复杂的画面映入眼帘,忙中有序、有条不紊;轰鸣声、指挥声、吆喝声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虽杂乱无章确又意外和谐地谱成一首首施工进行曲。
忙碌的人群中,工区主任周阳辉,正在现场指挥着工人进行混凝土浇筑。
一
他瘦而高,精气神十足,黝黑的脸,总是第一时间吸引住大家的目光。
“往前一点,再往右,好!放下来浇吧……”周阳辉扯着嗓子,指挥着泵车,平稳、精准地将混凝土浇入墩柱的模板里。
两边各有三名工人,手持振动棒,开始进行振捣作业。
“老张,振捣的时候,要快插、慢提!你刚刚振捣棒提起来的速度太快了,这样弄是振捣不密实的。”周阳辉细致的为工人讲解着振捣技巧。
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层层混凝土基础被迅速夯实起来。
二
看着天空还很带劲的太阳,周阳辉抹了把脸上的汗水。
“大伙都把精气神拿出来,去年八月最酷热的天气我们都熬过来,这点算个啥!墩柱最底层的混凝土格外关键,大家都给我振捣实了!”周阳辉笑着对大家说。
去年八月,项目刚刚进场,忙着摸排地上地下构造物,确定地下通讯、自来水、天然气管道,地上公共自行车、路灯、监控设备、红绿灯、人行道两侧树木产权归属单位。在近四十度的高温下,周阳辉跟同事奋战了两个多月,完成了此项复杂的任务,他那张黝黑的脸就是那段时间留下的印记。
说话间,又一车罐车驶了过来,他急急忙忙走了过去。
三
罐车停在了门口,他开始跟项目部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做实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
“塌落度太大,振捣时气泡提不上去,浇筑出来的墩柱外观质量不好,说具体点就是麻子脸,坑坑洼洼的。塌落度太小,泵车打不上去。这一个检测程序可少,也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一边做实验,一边细心地对刚刚来实习的小冯讲解着。
不时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着此次试验的数据,拉来多少车混凝土、覆盖厚度、振捣时长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周阳辉,是一位年轻的90后技术干部,2014年成为中国水电十五局的一员,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成长为一名工区负责人。
刚刚的忙碌,他黝黑的脸上密密麻麻的汗珠,清晰可见。看着他满脸严肃认真的表情,那是对工程质量的完美追求。
四
太阳西落,消失在天空的一端,夕阳的余晖给古都西安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韵味。
施工道路两旁车行道,车辆蜂拥而过,人们正赶着下班回家。
周阳辉正拿着电话跟商混站通话:“老板,这个时间段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比较堵,你们那边给多派一辆车,保证混凝土供应及时到位,我们这边干起来拖不得!”
商混站地处灞桥,距离项目20公里,不堵车一个小时就能到达,一旦堵车就得一个半小时,为了保证下班时间段混凝土的供应,周阳辉早早开始同商混站进行沟通。
交代了一下手头的工作,他快步到马路对面吃了一个凉皮,就立即赶了回来。
“混凝土浇筑,脱不开身,回项目吃饭太费时间了,我们这边过了马路就有吃饭的,大家都是在这边随意吃点,继续干活!”周阳辉说道。
高瘦的身影又融入到忙碌的工作之中。
五
夜幕低垂,街道两边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亮,伴着耀眼的探照灯,整个施工场地宛如白昼。
“老魏,料不能铺的太厚,50公分左右就好,不然振捣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周阳辉对着正放料的老魏说道。
老魏,是一名工队的带班,40多岁,一米七的身高,配上他的体型,看上去略显微胖。
“周主任,你放心吧!我们保证按要求来!”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泵车上料位置、料的铺盖厚度、振捣时间长短……,事无大小,都是他关注的焦点。
六
夜色越来越深了,白天热闹的车马喧嚣,此时也安静了许多!振动棒发出的轰鸣声,成为了夜的节奏曲。
1#墩的混凝土浇筑还在紧张有序的进行,长时间的手持振动棒振捣,大家都显疲惫,汗水湿透了衣服。
“小陈,赶快把反光背心给我穿上!”周阳辉发现正在轮换休息的小陈把衣服脱下,他连忙喝止。
“辉哥,太热了,衣服都湿透了,拖下来透个气!一会干活了就穿上。”小陈笑呵呵的对他说。
“小陈,别嬉皮笑脸的,赶快给我穿上!按照安全规范要求,施工作业必须穿反光背心。大伙出来挣钱,都不容易,安全无小事,再细微的环节我们也不能放松,在这我就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周阳辉严肃道。
身为工区主任,他不仅仅负责现场施工生产,现场的安全也是他日常需要肩负的责任。
正如,周阳辉所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将心比心,你为别人着想,别人最终还是会理解你的。只要是对的,就要敢于去说,用正确的方式去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七
夜色愈浓,时针指向凌晨1点。
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倒入,1#墩混凝土浇筑接近了尾声。
一切顺利,大家的心情都变得轻松起来,周阳辉也长舒了一口气。
淡淡的灯光下,周阳辉正在心里盘算着后续的混凝土收面及墩柱的养护工作。
“好了,今晚大家都辛苦了!把现场都收拾一下,赶紧冲个澡休息会,明早五点准时到场进行收面工作。”周阳辉对大家说道。
等到大伙都散了,他也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回走去。灯光的照耀下,他的身影越拉越长……
睡梦中,他的脸上似乎挂着微笑……
十个小时,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代表时间长短的数字,但对于经常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周阳辉等人来说,确是紧张而又漫长的分分秒秒。
在施工一线的工地上,和辛苦相比,真正的考验其实是他们对精品工程永不松懈的执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