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水电十五局四公司阿尔及利亚2900套房建项目营地内右侧,有一个别出心裁的中国式菜地。一畦畦嫰绿的油麦菜、青菜、苜蓿、韭菜、黄瓜、南瓜、丝瓜等近十余个品种的时令蔬菜,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整齐而热情地张开着生命的叶瓣,这便是项目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开垦的中国式小菜园。
这块菜地,看起来虽不大,但经过整齐规划、精心设计,种下了项目部全体员工对生活的热爱和家乡的思念。
改善生活,萌生种菜创意
阿国的饮食习惯和国内大不相同,蔬菜种类少的可怜,在这里可以让你真正体会到有钱买不到蔬果,更令你想不到的是绿菜永远只有生菜和芹菜,以及顿顿土豆真的能把你吃怕,无论谁吃上一两年都不会再生想念。又因项目营地建立在一片山头上,四季刮风、黄沙漫天、尘土飞扬。
为了克服蔬菜种类少,改造营地漫天黄土飞扬的现状,项目部全部员工集思广益,决定在项目营地开拓中国式菜园。建设菜园的宗旨:主要是改善员工伙食质量,让员工吃上多种多样、健康营养的放心菜;第二可以让员工们享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释放工作压力,互相增进感情;第三为远离家人的一线员工重新营造了“家”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们在“家”的氛围中增强归属感、责任感、幸福感,真正做到“爱心献给员工、忠心献给企业”。
党员带头干 ,员工热情高
“古有愚公移山之精神”,今有我水电铁军破土拉肥之举。创意有了,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首先这里肯本买不到蔬菜种子和化肥,又因项目营地四周为干硬性土壤,贫瘠中夹杂着碎石,土壤不利种植。经过项目领导和大家一起探讨,决定让项目休假同事从国内带来当地没有的蔬菜种子,然后组织党员带头满山寻觅优良土壤,并对菜地进行了整体规划,将大块分成小块同时设立了“党员示范田”。
“党员带头干,全体总动员”,有力的出力,力小的探路,不管是垃圾堆,还是污水渠,我们都一一光顾,不曾放弃。虽然寻找的土壤里夹杂大量的垃圾和碎石,可我们只能视这土为珍宝,用双手挑拣出垃圾和碎石。由于当地没有化肥,家畜的粪便是最好的肥料,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国家,当地人很惊讶中国人居然一车车地拉回他们眼中无用的牛羊粪。经过时间的发酵,雨水的洗礼,慢慢地把原来寸草不生的干硬性沙砾土培植成了肥沃的黑土。
菜园计划开始后,员工们利用下班空余时间都跑到菜园里,菜地里尽是大家翻地、播种、浇水、除草、上粪、松土的身影,一道道工序看似复杂,却被我们这群有干劲的年轻人经营的井然有序,一双双手磨起的水泡化作老茧,可我们视之为苦中取乐。
苦尽甘来,小菜园硕果累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失败是常有的,由于对气候变化掌握不充分,再加上种子对土壤和水质的要求较高。当绿化带移栽的绿植一个个的枯死,当种出青菜直接变成油菜花,当黄瓜长成西葫芦,到后来项目部的90后翻译小美女无奈的大喊,怎么会长成这样,她都要开始怀疑人生了。真真切切应了那句话“好的物种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的种植以及经验总结,绿化带的夹竹桃如今已花开满园,一簇簇绿油油的油麦菜、青菜、苜蓿、韭菜长势喜人,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式菜园”。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精心的呵护和灌溉,菜园子初具雏形,俨然另一番天地。
尽管搞这个菜园子,大家业余时的心血花费不小,但现在看来,大家都觉得是值得的。虽然菜园里培育出来的蔬菜外观没有国内市场上买的那么美,大小也不均匀,但大家一致反映,菜的味道真是非常不错呢,而且是真正的无公害、无污染的放心菜!
“哇,西红柿变红了”“油麦菜长得好快,又可以炒一顿了”“韭菜过两天又能割一茬了”。你能想象吗,时常有这样的惊喜不绝于耳,心情和土地一起被滋润的生气盎然。
一桌自耕自产自销的蔬菜宴是对思乡之苦最微不足道的慰藉,种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菜,而是长期在国外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心灵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