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精神基石-梁家河

作者:丁伟 时间:2016-07-06 18:07 分享

傍晚的文安驿古镇,灯火辉煌,现代而古老。十五局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的建设者,正在交接班,收获着一天的辛勤与喜悦。延延高速,勾画出美丽的曲线,车辆穿流不息,高速向前…..思绪在这里定格。

工作闲暇之余,喜欢看习总书记的文章,文风质朴清新,文字有血有肉有生活,曾在总书记的自述中,他这样提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便是我此次想带我们的党员代表到梁家河参观学习的初衷,实实在在地去感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成长历程,学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锤炼的精神品质。

梁家河,延安市延川县一个小山村,1969年至1975年,习总书记青年时在这里上山下乡,插队劳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建党95周年之际,我和我们的党员代表来到这个地方,如今的梁家河已是山川秀丽,绿树成荫,梯田成片,庄稼茂盛,瓜果飘香。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追踪历史的足迹,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知青在党的号召下与乡亲们艰苦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实干场景。他们利用水流淤积打造了宽展的梯田;人工抬石,夯土,打实基础,一层层填筑了结实的坝体,建起了沼气池,最早使用了清洁能源….。

2000多个日夜,漫长的冬日,知青院窑洞,煤油灯跳动的火焰照亮寒冬的夜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成为知青人奋斗的思想支柱。在炕头与乡亲拉家常,心内热乎。夏夜的星空,银河繁星,牵住梦想,青年谈论追求,胸怀世界。总书记西雅图的演讲,我们看到了东方大国领导者和平发展理念中珍藏的那份为民情怀。庄严的承诺:实现脱贫与小康!我们似曾听到当年铁业社打铁的铿锵声在山谷回响。

梁家河,成就了中国新生代领导人为民、务实、清廉、担当的品格基石与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追求。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习近平同志2008年两会期间同延安代表座谈的亲切话语。党源于人民,服务人民,黄土情,是最朴实的情怀。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感受到了中国力量。

返回的路上,思绪万千……回想三十多年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亲历者与受益者,我们感恩幸运的时代。在物质生活即将到达小康的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民族复兴的梦想?作为一个党员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下一步?我不断的反思,冷静的思考。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明晰追求,信念坚定,思想建党,坚持两学。反复总结,反思缺点,戒骄戒躁,自我批评,战胜自我。补钙补气,强筋健体,担当有为,才能不负这个时代。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