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在瓦缝中探寻雷锋

来源:秦海实业 作者:安旭敏 时间:2025-03-06 19:42 分享

他是烛光黯然中一盏微弱的灯,熠熠的光点亮了亿万人的心扉;他是微凉长夜中一曲激昂的歌,雄浑的声音渗入人们的脑海;他是坚韧勇士中一位平凡的军人,不平凡的精神植进我们的灵魂。

他,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他短暂的22个春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闪烁着鲸落般奇异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他,曾说“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爱国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瑰宝,教我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悠歌,教我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终日乾乾,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奇文,教我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奋斗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星火,教我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明经,教我们脚踏实地、精益求精。

这瑰宝,这悠歌,无一不是雷锋同志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他便如那鲸鱼一般,一鲸落而万物生,一个雷锋同志逝去,但千千万万个雷锋因其而生。

我常听祖父讲起石头河水库的故事。那时的机械程度无法与现在相比,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靠大量人力来完成。初春从太白山沟刮下的风,仍裹着积雪的寒冷,带着尖刀似的锋利,刺得人脸生疼,但工人们秉承着“宁把眼睛熬成胶锅锅,也不要大坝增豁豁”的精神,和时间较着劲赛跑。酷热的夏季,工人们双脚踏进渭河滩,为水库供给全部用沙,一把汗水满脸蚊。装沙的河道密不透风,也没有可以遮蔽的树木。正午时分,人裸晒在太阳中,一会儿衣衫就沾在脊背上,一天下来,衣服上的汗渍印出一幅地图来。在大风大浪的日子里,他们艰辛地走了很多年。熬过数不清的昼夜,过惯了风餐露宿的日子。也闯过很多,孤掌难鸣的关头。穿行过无数的钢筋丛林,却很少留下过名字。走过很多国家,却很少抽身回家。一路上,我们留下过很多印记,但也错过了很多人生重要的时刻。风霜和汗水装满了整个青春。

而现在,虽然科技进步,但是中国工人的雷锋精神永存。有人满身泥泞,换得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人离家千里,却独守工地把回家的机会让给其他同事;有人深夜值岗,只为守卫工友一晚酣眠......

他们是一抹独特的光辉,秉承着鲁班的精神,闪耀着雷锋的光芒。他们甘愿做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驻守在工地一线。他们深知,一砖一瓦,皆为国家之根基,皆是城市之繁荣。是他们,以匠心筑梦,以行动诠释大爱,让雷锋精神在钢筋水泥间绽放出最动人的花朵。


浏览次数:

上一篇:春冬絮语

下一篇:漫谈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