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外面太阳这么好,你可以坐外面晒晒太阳嘛。”
面对同事的聊天搭话,李师傅开玩笑的回应道:“那可不行,上班时间,我的岗位就在前台这里,肯定得坚守好岗位。”他顺手指了指背后中国电建的标志。
李师傅在办公大楼门岗值班十余年,他的玻璃茶杯常年搁在签到簿旁,这是他今年新换的茶杯,之前的搪瓷缸杯壁上牡丹花剥落处,依稀可见"先进生产者"的烫金字样。他的搪瓷缸可有故事,1987年浇筑主楼地基时,这杯子就跟着他从工地到门房,混凝土的碱性与茶叶的涩味在杯底结成褐色的痂。同事总笑他该换个杯子,这不,新年新气象,今年就换新了。
清晨五点,王师傅摸黑推开值班室的门。铁皮钥匙圈在寂静中哗啦作响,惊醒了墙角的蜘蛛网。那串钥匙被盘了二十年,黄铜色沁进了掌纹,每一道齿痕都对应着大楼的某段往事——新冠时期临时隔离间的铁锁。
王师傅的值班室里,一张有年份的桌子,一张板床,有时他会在这里值夜班,桌上的收音机在窗台上沙沙作响,桌上放着一踏厚厚的资料,他平时热心帮助同事整理一些资料,墙面上订着一条绳子,绳子上用夹子夹着一张张钢笔书法,都是王师平时的联系帖。
“王师,我们办公室的门锁坏了。”
“王师,二楼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
......
办公室的这些杂事都得找王师。
王师在项目呆了30余年,西北五省都跑遍了,李家峡、公泊峡都是他干过的工程,现在快退休了,转岗回来,负责办公大楼的水、电、暖的维护和修理。
赵师工作30年以来在新疆、青海、湖南、深圳等各省十多个项目干过工程。
赵师傅正给钢制信箱上油,钥匙插进锁孔转三圈的节奏,和30年前拧紧脚手架扣件时一模一样。信箱铁皮被岁月啃出锈斑,那些歪歪扭扭的凹痕里,藏着多少故事。当电子邮箱开始取代牛皮纸信封时,他仍坚持用砂纸打磨生锈的锁舌,仿佛在打磨时光的毛边。
这就是公司办公楼的三位守门人,时光流逝,他们熟知这栋楼每次心跳的节奏:地下室深水泵启动时的嗡鸣,甚至能听出电梯缆绳哪段需要上油——就像当年在工地听得出搅拌机轴承的异响。年轻职工匆匆刷卡时,总被他们喊住:"天冷了,穿暖和。",这话和二十年前提醒绑扎钢筋的工人时,用的是同一种语气。
入夜后的门房亮着鹅黄的光,王师傅的剪影落在磨砂玻璃上,恍若未拆的脚手架。清晨,赵师傅在门口笑盈盈的与每一位上班的同事打招呼,李师傅十年如一日,每天下午值班坐在电建标志的下面,坚守岗位,他们会会守着这座生长了半辈子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岁月往昔,做时间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