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那是工程人的青春

来源:第四工程公司 作者:梁宏锐 时间:2020-08-11 10:13 分享

在九百六十多万国土之上,有无数美妙神奇的山洞,在广西有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在湖南有奇特的武陵源黄龙洞,辽西北这片土地上也有这样的山洞,它并不是天生无限风光好的各种山洞,它是人为的交通洞,施工洞,有的几百米,有的长达几公里,蜿蜒穿山而过。

它没有钟乳悬挂千姿百态的身躯,也没有旷远深幽令人向往的神秘,更没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但它却在连绵不断的群山里,用坚韧的身体,为一个辽西北供水工程支撑起一片蓝天。

参与水利工程的人们就在这些洞中施工。洞里各种施工车辆机械排放的尾气,打孔爆破的粉末和混凝土的气味互相交织,空气混浊,人们戴着口罩扯着嗓子大声说话。他们朝披晨星至,夜戴晚月归,汗流常浃背,无暇拂尘灰,而白石二标的工程部副部长王磊,就是参与辽西北供水二期工程施工的一员。

这个地道的陕西小伙,自2015年毕业起,便带着憧憬与梦想,开始了自己的工程生涯,扎根于辽西北这片热土。既然选择了梦想,便风雨兼程,他从技术员做起,不断努力,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经过5年时间的磨砺,他已从边学边做的学生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行业管理人员,多年的实践,让他在项目工程部的管理工作上轻车熟路,独当一面,曾多次获得优秀技术干部的荣誉称号。

20203月,项目复工,工程施工进入关键阶段,为完成年度通水节点目标,王磊放弃休假,忍痛离别家中新婚妻子及刚满月的孩子,返回项目部,投入紧张的施工当中,项目进入全面衬砌阶段后,闸室部分作为节点目标中重要的一环,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成为当务之急。

王磊便主动请缨,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迎难而上,仔细考察现场布局,进行了统筹规划,设计制定出合理施工方案,把每道工序、流程布置合理安排,同时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安排工作,积极配合、协调各工队施工,从钢筋绑扎到衬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化执行,施工过程中现场跟踪,

他不顾危险,爬高梯、上台车,事无巨细的无缝隙管理。对于重点部位,他踩在泥水中没日没夜的反复进行测量校核,务必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这种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打动了现场每一位员工。

“王部长都是带着我们干,他说只要方向对、埋头干,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干不好的项目”。技术员小许谈到王磊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王磊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王磊的带领、感召下,工人的工作热情高涨,为工程的顺利完工打下坚实基础。这名年轻的党员,用坚韧果敢、无私奉献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道义担当。

他坚持在外拼搏奋斗,扎根于建设祖国的事业,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奋斗。但一声“老公”,一声“爸爸”,是他最触不得的软肋。与家人的聚少离多,是他内心最愧疚的事,他说自己亏欠家人的太多,但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朴实的话语彰显一名工程人最真诚的使命担当。

当离家的火车缓缓驶向远方,当熟悉的乡音不再环绕耳畔,当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满是尘土的背影,异乡的游子忍着满身的疲惫,在手机上敲出几行文字,半封家书,寄托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爱,诉说着纸短情长,念念不忘。

一天很短,一份方案还未编制完成,便已从清晨到黄昏。一年很短,一项分部工程还未完工,便已从草长莺飞到白雪皑皑。一个工地很短,短的来不及细赏峻岭长虹,就要奔赴下一处荒芜。一生很短,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与家人聚少离多,只能见字如面,伏惟珍重 ,这是每个工程人最真实的写照。

愿岁月静好,愿人间值得,愿每一位工程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