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采风优秀作品】忆往事 致慈父

来源:第一组 一公司 作者:陈 燕 时间:2017-05-05 16:39 分享

窗外细雨缠绵,窗内的我彻夜难眠,提笔畅写,心中五味陈杂,意欲畅吐一快。踏足岗位,已将近一年,体验其中甘苦,事后酸甜忆心间,作为工程人,我深有体会。

年幼时,父亲常年在外,为家、为生计。然而,父亲从来都不知道,其实村口才是我最留恋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有父亲的身影我可以寻觅,因为在那里,有父亲的记忆我可以追寻。

每当父亲归来之时,我都会远远地期盼,隔着老远,父亲探着身子向我招手。我一蹦一跳地奔向村口,父亲健步如飞地来到我身边。他那充满岁月痕迹的眼睛此刻更是眯成一条缝说着:“这闺女又长高了,在家乖不乖。”言语虽轻,却入我心,久久难忘。父亲总是会轻轻地拍视着我的头,有力地臂膀抱着我,向家一步一步地走去,一路上都是我们的欢声笑语。

每年只有春节才是父亲的归期,甚是短暂,却是儿时我最幸福的时刻。父亲的行李总是简单而沉重,简单到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沉重是载着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从无缺失。其实对我来说,漂亮的衣服并不重要,别人的眼光也无需顾及。虽然我很想吃精美的零食,来香甜自己的嘴巴,也想骑时尚的自行车,来缩短上学的里程,但我更想父亲,更愿父亲在家多陪我那么一点点,享受父女幸福。

不知何时,奶奶身体每况愈下,她的眼睛基本看不到光了,但奶奶却从不让我们给父亲打电话。

她摸着我的脸,使尽全力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我说:“你爸在外忙,我不打紧,过两天就好了,就不要给他添堵,让他分心了。”

其实那段时间,奶奶每天都在门口驻首望着,心里想着、盼着儿子什么时候能归来……直至如今,我都难以忘记奶奶那期盼的眼神。直到现在,父亲也从未知晓此事。

可我现在懂了,父亲又何尝不想陪伴在我们左右。可是为了生活,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企业,工期紧、任务重,父亲不能松懈。这背后是责任与担当,稍有不慎,关乎着千万家的幸福,父亲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那时,通讯不便,为了能听到父亲的声音,我们便早早地排着队,在约定好的时间守在电话这头。

慢慢地我习惯了父亲在家的短暂,每次在家父亲被问及最多的莫过于回家前几天的“什么时候就走?”,以及离行前几天的“什么时候能回来?”,父亲淡淡一笑,些许无奈与不舍。

时隔今日,父亲的脸庞在风吹日晒下,被岁月洗礼。此刻我明白,在工地,面对工队和人群,父亲需要神经紧绷,注意每个细节,不能有半点马虎。识图学规范、检查考核严、加班赶工期、文明保安全,毫无怨言,兢兢业业,是父亲最真实的工作写照和常态。

村口,古藤缠绕着老树,雁鸟嬉戏在枝头,就像我紧紧地依附在父亲的臂膀之下。仰望天空,缕屡细云,承载着离者对亲人的思念,传递着亲人对离者的牵挂。你的憨厚和敬业,教会了我脚踏实地,在你呆过的地方,也会留下我的足迹。虽然施工不易,但父亲曾经的一颗真心、一腔热血激励着我,成功蜕变,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