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我眼中的马里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杨家龙 时间:2017-04-06 16:07 分享

飞越28000里的距离,乘坐18个小时的航班,越过8个小时的时差,只为追寻你-马里。

从飞机上空俯瞰马里,一股苍莽的感觉油然而生,好在稀松的植被装点着这块广袤的大地,为她带来一股生机和活力。刚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身着外套的我顿时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庆幸的是这里的热中透着一股干爽,不像国内南方的夏天又热又闷,想到这里我的脚步又加快了几分,迫切想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因为我们的完美配合以及项目接待人员的周到安排,安检人员善意地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经过大概20分钟的车程我们终于顺利到达马里代表处。

简单的休整过后,项目领导召集我们开了个小会,周到的安排,暖心的叮嘱,美好的祝福让我们瞬间有了家的感觉,那份刚来异国他乡的拘谨和萦绕心头的乡愁也随之淡了几分。

晚上,漫步于巴马科(马里首都)的道路上,热情的马里人露出招牌式的“非洲笑脸”和我们打招呼,此刻除了肤色不同,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到底和我们还有多大的差异。远方,一群当地人聚在所谓的“国家篮球场”(十分简陋的室外水泥地面篮球场)上打篮球,人很多,球却只有一个,但是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表示此刻他们很满足,很开心。走近篮球场,一个正在翻围栏的小孩吸引了我们,我正准备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刻,此时那个小孩飞快地跳下栏杆,然后跑到翻译面前,和翻译击拳拍手并问好,接着他的目光聚焦在翻译手上的瓜子包就再也移不开了,翻译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将整包瓜子给了他,然后小孩道谢后飞快地跑开了,而此时小孩的身边又聚集了更多的小孩,翻译也示意我们赶紧离开。穿过篮球场后翻译告诉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处理,不能因为这些小孩饥饿就随便给他们东西吃,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给他们吃的东西过敏,那样反而会害了他们,而她之所以犹豫是在考虑瓜子是否会引起他们过敏,最后还是小孩无辜的眼神打败了她,在确认不会过敏后才把瓜子给了那小孩。回去的路上随处可见顶着各式各样物品的妇女、穿着运动服夜跑的人,耳边回响的也是附近清真寺的祷告和音乐声,虽然他们物资上匮乏,经济上落后,很多人还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但是他们有信仰,精神很充实。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整装待发去往700多公里以外的费鲁水电站项目部,那里就是古伊那水电站项目的中转站。8个多小时的车程让我们先由最初的兴奋激动再到昏昏欲睡,眼前的风景就是清一色的一望无际的旱季的热带草原,吸引我们眼球的则是笔直的棕榈树,挂满果实的芒果树,形态各异的面包树和散布在草场上的牛羊群以及随处可见的驴车......这样的画面瞬间让我们有了一些国外大片的带入感和新鲜感,但是看多了也就有些审美疲劳。不过,这样的经历真的很让人兴奋,这将是人生路上的一份美好的、独特的回忆。当夕阳的余晖笼罩在塞内加尔河上的时候,我们终于抵达了费鲁水电站,而此时迎接我们的同事早已等候多时......

山变了,水变了,气候变了,周围的人也变了,但是不变的是那轮高悬的明月,是同事以及当地人热情、友好的笑脸,是异国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怀,是一直指引着自己的初心。

马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也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差,我在马里,我很好!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