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的一个正午,西安的烈日发了疯似得把阳光倾倒在人们身上。西安阿房宫房建项目4#楼水泥模板旁一群人正围着图纸激烈的讨论,突然人群中一个高大的胖哥儿扯着嗓门哈哈大笑道:“对,你这个方法很好,我喜欢!”。这个爽朗、直率的胖小伙儿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十五局西安阿房宫房建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辛亚飞。
自2001年加入中国水电十五局以来,他把自己的13个青春奉献给了突尼斯克比尔水库、西安水文巷、天津东蒲洼还迁小区、西安阿房宫房建等8个项目,谱写了一首属于他的青春赞歌。
工地为家,我的青春担责任
自担任西安阿房宫房建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以来,辛亚飞总是以身作则,虽然离家只有十分钟车程,但他始终选择坚守施工现场一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阿房宫项目靠近居民区,在项目建设初期,由于业主要求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实行24小时连续施工。夜晚施工的噪音以及灰尘影响了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本地的村民、城管以及房屋治安办经常到访工地要求解决此事。为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辛亚飞对他们每次都是亲自接待,认真处理,想方设法降噪除尘。最终,项目采通过缩短夜间施工时间,尽量在10点前完成工作及经常对施工面洒水杜绝了扬尘的发生。
2013年2月15日正值元宵节,与家人许久不见的辛亚飞在安排好项目工作后准备回家与家人一起团聚。可是夜晚9点,员工又看见辛亚飞出现在办公室。原来,今晚有个村民因为施工车辆碾压损坏了他家门前的道路,要求项目进行赔偿。辛亚飞接到消息后,立即赶来现场处理此事,在详细询问事情真相后立即要求施工队对村民门前的道路进行了修补。
员工们常劝到:“辛总,没事了多回回家。”但辛亚飞心中以工地为家,他那距离项目短短一个小时车程的家对他而言反而很远。
质量至上,我的青春知严谨
外形憨厚、热情开朗总会给人大大咧咧的印象,但辛亚飞在工作上从来都是精益求精、毫不含糊。
2014年5月,项目施工进入基础垫层施工阶段,设计图中混凝土层应为10cm,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测量未控制好,混凝土测量厚度为10.5cm,导致现场实际施工量比设计量多出7.5立方混凝土,价值约两千元,辛亚飞得知此事后多次召开项目施工工艺要求会议,对现场的施工管理者进行多次教育,他说:“虽然2000块钱不多,但是一方面影响了施工规范,一方面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于这种细节的忽视,对工作态度的不认真,是施工中最应该避免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应铭记于心。”
职工利益,我的青春懂担当
工作中的辛亚飞严以率己、敢于担当。生活中的辛亚飞平易近人、可敬可亲。用员工的话就是:“辛总永远跟我们是一条心!。”
2013年西安阿房宫房建项目已进驻营地。但业主的拆迁工作迟迟未完成,导致项目不能开工。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13年年底,整整10个月,项目没有任何产值,却要支付每月的水电费、员工工资以及衣食住行的消费,让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辛亚飞每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3年的春节就要来临,可员工的工资都还没有着落,更不能说慰问一下员工的家人。10个月工资粗略计算将近100万,巨大的压力没能让辛亚飞退缩。他顶着风险,拿出自己的存款,并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借钱凑够员工的工资。家人问道:“为什么不等开工了再补发,反正大家也知道项目的这种境地,能够理解的”。可辛亚飞却拍案说道:“怎么也不能让员工没钱回家过年。”
敢于担责任的辛亚飞不仅对工作严格要求,同时对员工的生活关爱有加。在一次与员工交谈中,一位刚分来的外省学生无意中说道:“你看三局经常吃米饭,而且菜还挺丰盛”。听到这里,辛亚飞领会到外地人吃不惯咱陕西的面食,便第一时间到厨房与厨师商量改善伙食,将原本一周两次米饭改为一周四次,并且每餐加了两道菜。当新菜谱执行后,几个爱吃米饭的学生说:别看辛总胖,他可绝对是个体贴人。
担责任、知严谨、懂担当,是有为青年的一个标准。辛亚飞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激情与斗志,笑对一次次逆境。踏实地是他的作风、平易近人是他的态度、无私奉献是他的品格,这样一位水电人用奋斗的汗水谱写自己的一首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