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采风纪实】三笔绘丹青 峨山增颜值

来源:第三工程公司 作者:职新哲 时间:2023-04-04 20:03 分享

四山夹两江,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环水绕,景自天成。峨山,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之称,以及“中国彝族花鼓舞之乡”的美誉,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峨山县城大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创建县城开发建设“一号工程”——峨山县城提质扩容PPP项目,对持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为打造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园林生态县城,水电十五局按照 “功能完善、环境美化、品位提升”的要求,通过风貌改造、绿色施工、园林城市建设等形式,在县城翻修运动场、改造县城老旧容貌、修筑交通道路……把建筑做成产业,把配套做成风景,把生活做成度假。用实际行动擦亮生态底色,奋力书写高质量绿色答卷。

执“匠心”之笔  勾勒品质工程

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好的工程,不仅体现在工程本身的社会效益上,更是体现在建设过程中团队管理、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各方面。

峨山县城提质扩容PPP项目是峨山县第一个落地实施的PPP项目,包含猊江南北路、晶水路、笃慕聖园、县城美化“两路一园一美化”4个重点项目,共计6个子项目。

从进场之初,项目负责人邵钰斌就有这样的感受:“这个市政PPP项目不简单,点多面广,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我们要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初心,坚持‘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一手抓安全质量,一手抓施工生产,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以优质履约为峨山人民奉献一个精品工程。”

针6个子项目同时建设的技术难题,项目部不等不靠,统筹协调,对人员、设备、材料、技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并邀请业主、设计、监理共同见证。通过采用现浇桥梁中墩大型抱箍式牛腿受力支撑体系,极大简化了常规支撑结构密度大影响过洪断面的防洪度汛和大型漂浮碰撞支撑体系的安全问题,确保了猊江南北路3号桥桥梁施工过程安全度汛;采用钢护筒重泥浆护壁旋挖机施工工艺,成功解决旋挖机钻进塌孔问题,加强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保障了施工进度。

在“智慧工作”的理念引领下,项目部把项目管理与互联网数据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智慧工地”。在每个试块上都嵌入了二维码,经施工方与监理方现场定位、人脸识别后,共同取样并上传见证取样系统,实现了无纸化系统送样检测,方便查询有无漏样;从商混站、水稳站、沥青站随机抽检原材料,拌合过程中,随机抽检拌合配合比,从源头上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钢筋笼制作通过弯箍、弯圆两条生产线,创新长丝对短丝连接工艺,快速高精度加工各类型钢筋,提高了钢筋笼连接效率,缩短进孔施工时间,有效避免了塌孔概率。并通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VR安全体验馆建立、多媒体培训考核等载体,提高安全管控能力,为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有力抓手。

“我们都是一边施工,一边总结经验,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的同时,我们还完成了《高地下水粉质黏土软基综合处治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的研发,并运用推广……”项目技术负责人刘建国自豪的说道。

执“速度”之笔  绘就高效工程

“项目施工点多面广,由于县城四面环山,昼夜温差大,雨季漫长、雨水充沛,且城市的管道改迁、移民征迁进度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这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项目部生产经理石海超说。

项目部秉持“强管理、重安全、严质量、快进度”的原则,围绕不同分部工程特点,组织有施工经验、工作效率高的作业队伍进场施工。并在现场设立“党员突击队”和“青年先锋队”两面旗帜,以实际行动干出“电建速度”。

2021年6月6日,历时60天完成临江公园假山瀑布廊架工程。

2021年7月13日,历时91天完成运动场塑胶跑道、草坪、及看台钢膜结构提档升级改造工程。

2021年10月20日,历时30天完成美丽县城51000平方米的市政沥青道路修缮工程。

2021年12月3日,历时10天完成中老铁路峨山站“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欢迎您”地标氛围营造安装工程。

2022年8月22日,历时7天完成两座单跨40米8片的预制桥梁安装。

2022年11月9日,历时150天完成峨山彝祖笃慕聖园主体绿化硬质铺装工程。

“晴天大干、雨天巧干、白天抢干、晚上加班干。”这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写照。

从进场到施工大干,项目部在各个环节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过程中,项目领导班子坚守一线,靠前指挥,技术员、标准员坚持旁站跟踪指导,严格把关,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施工进度,确保各节点按期完成。

紧促的施工工期,高质的按期完成。2022年,在中国电建助力下,峨山县城荣获“美丽县城”和“七个专项行动先进县城”两项荣誉,累计获得1亿元的奖金。

“我们一家在峨山生活了10多年,前些年,每天一大早送两个娃上学是我们夫妻俩最头疼的事。当时开始修路的时候,看到小街环岛路围挡,想着得一年半载才能修好,没曾想5公里的道路仅一个月时间就通车了,环境也美了很多,再也不愁送娃上学了。” 对项目建设速度感受最深的是从湖南到峨山谋生的罗文武。

执“绿色”之笔  擘画生态工程

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践行绿色施工理念。项目部利用“适当留白、最小干预、有效引导”的方法,自我修复借助自然之力,对于现状生长较好的植被能留尽留,同时注重表层土的收集利用,形成乡土原生植被群落,让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林地的植物多样性,最终呈现出一个凸显彝韵特色的现代山水园林县城。

在景观绿化过程中,依托县城地域特色,在两江沿岸,有针对性地增设休息亭、文化廊等公共设施,配套市容风貌改造4.17万平方米,景观绿化16.98万平方米,草坪种植4.63万平方米,种植了毛叶杜鹃、深山含笑、木春菊等28种地被和云南香樟、滇朴、蓝花楹、清香木、云南樱花等36种乔木。形成色彩活泼的休闲活动场地,为老人和儿童提供了游憩和社交的场地,让自然和生活要素更加紧密融合。

“云南峨山PPP项目在进展过程中,施工便道尽量借用既有地方道路,不再开挖新便道。并设置降噪功能的围挡,全线安装自动化降尘喷淋系统,引入扫地机、雾炮车、围挡清洗机等机械设备,实行全覆盖、不间断清扫作业,确保施工的同时不造成环境污染。”项目部安全总监郑明路介绍项目绿色施工的黑科技时说。

此外,水电十五局还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海绵”技术打造猊江两岸休闲文化区,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改善了人居环境,推动绿色生态文化建设。

“回忆十年前峨山县城的面貌时,群众普遍认为街区风貌、交通出行等状况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差距太大。如今的峨山县城可用‘人在画中,四季有花,步步皆景’来形容,绿色生态、干净宜居,处处生机盎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感谢中国电建为县城建设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峨山县县长说。

随着“两路一园一美化”的建设,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峨山“美丽县城”建设的短板逐步补齐,一张张唯美画面构成一幅魅力长卷呈现在峨山群众眼前,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对于老百姓来说,累了能坐会儿,有地儿可以锻炼,漂亮的花花草草看着也顺心,这就是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家住竹溪园小区的普哥说道。

今天的峨山,处处绿意盎然、万物竞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电建充分发挥电建智慧和电建力量,不断用电建方案助力峨山县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彝族、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幅生态宜居、彝风浓郁、产业均衡的高质量发展画卷,通过中国电建的“三笔”勾勒,在峨山大地上由蓝图正变为现实。

投入使用的临江公园

投入使用的运动场

运营期的峨山站前广场

通车后的猊江滨河南北路

夜幕下的笃慕聖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