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深耕“1+1” 细作“治水提质”

来源:第一工程公司 作者:徐礼亮 摄影:徐礼亮 时间:2021-08-25 10:35 分享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深圳速度”到“中国高度”,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深圳用40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创造了一个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从茅洲河转战到观澜河,现如今,深圳龙岗项目参建人员继续发扬敢啃“硬骨头”,敢趟“地雷阵”的精神,攻下深圳治水提质一个又一个“高地”。

探索“党建+安全”新模式,构建为安全生产服务网络

将安全意识“提起来”。项目党支部通过“1+1”安全生产宣教模式,以事故警示教育以及“线上、线下”两大平台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督促职工和作业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全面夯实治水作业安全水平。

“师傅你这个安全帽佩戴方式不对,应该这样佩戴,不能是咱们在路边干活就不系帽带”现场安全员郭森耐心地给巡查发现的工人师傅讲解安全帽正确佩戴。“安全帽,不仅保护咱们安全也是体现咱们形象的。”

“今天开会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事故案例,珠海市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至14名被困者均遇难”安环部主任在周例会上向参会人员展示近期发生事故。

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让职工进一步对事故产生畏惧之心,敦促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推动作业人员在思想上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形成经常性、规范性的安全文化。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让安全生产“动起来”。项目党支部倡导全体党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安全生产中“做表率、当先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职工群众,做到无违章、零事故,在发现违章违纪现象时能及时纠正。

“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扑灭火源。”安环部主任给新入职大学生做培训时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

结合“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双述法,形成人人动脑、动手、动嘴,自觉做好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持和精神保障。

使安全工作“亮起来”。项目党支部以宣贯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素质、强化责任落实为主线,在学和做上下苦功,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建立党员联系点,号召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亮身份、树形象”,党支部成员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

“每位党员至少一周三次下沉至工程一线,广泛发动广大职工化身‘安全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项目总工在进行工作部署时强调,“要进行全面深入排查,进行驻班帮扶,带头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和帮助解决班组安全生产及生活后勤问题。”

着力打造党员责任文化,让党性在岗位闪闪发光。

创新“施工+摸排”新方式,搭建为生产经营服务载体

“初识设计部是在2021年7月,我们刚分来就在设计部”设计部实习生唐煜渊说到,“以前想着设计部应该是在设计院才有的部门,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设计部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要跟着前辈们好好学习,以体现我的价值。”

“与设计沟通调整白图的设计方案,有助于现场施工高效、有序进行。”设计部负责人朱恩国说到,“排查成果整理并形成多方签字见证文件,以便后续补充设计查证。”

“我每天至少要打开和关上几百个井盖,把家家户户每一条污水和雨水管道都编号登记清楚,详细掌握流水的去向。”排查员丁金彬说到。

通过成立设计部,创新管理模式,研究设计意图,全面排查成果分析并与设计沟通补充设计方案等,通过一系列措施,高效率指导现场施工,更好的服务生产经营。

拓展“分账+实名”两账制,营造为农民工护航服务氛围

“师傅,你是否是自愿与该劳务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是否了解该劳务单位施工内容、施工地点、管理要求?”

“针对本项目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工资标准、支付方式是否与本人协商并经本人确认无误?”

“是否有与该单位私下达成其他协议?”

……

为减少劳务纠纷,同时也为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深圳龙岗项目在农民工进场之初,就做好扎实的培训,确保农民工进场,了解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薪资标准、维权方式等。

“老乡,你来深圳多久了?在这边干着还适应吗,现在工资给你发到几月了,有没有拖欠你们的?”

“三年了,基本已经适应了,这边工资都是按月发的,没有拖欠过,每个月15号前,我们就收到了工资了,再也不用担心干了活拿不到钱了。”农民工师傅张全军咧嘴笑着说到,“每个月也能按时给家里打钱了,孩子上学,家庭开支再也没发愁过,我还要跟着你们继续干。”

项目办公室不定期进入施工现场,抽检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以降低项目劳务用工风险,极大程度减少农民工工资纠纷上访率。

进军深圳市场之初,项目负责人就高度重视实名制管理,在公司业主关于实名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办法,且购买了实名制考勤辅助工具——泥蜂APP,通过泥蜂软件对项目部所属劳务班组的劳务用工进行实名制管理,通过线上移动考勤签到,实现签到率100%。

“以前这个签到啊,不方便,纸质版的携带、保存都不是很方便,信息更新也不及时。”实名制管理员李响讲到,“现在这个好多了,人脸识别,只需要一扫、一拍即可,数据还能同步。也减少了很多统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泥蜂的投入和使用相较于以前传统的人工考勤,其具有精确、高效、可实时监管的特性,杜绝了人员信息流动更新不及时、考勤代签、出勤率核实不准确等相关难题,节约了现场管理所需的成本,实现了人员管理智能化的转型。

同时,由各作业队递交农民工工资代发委托书,由项目部和总包部予以代发工资。月初提交考勤表、工资表,项目劳务专员予以审核无误后,提交至财务部,五年来通过代发农民工工资,杜绝了各作业队欠薪事件的发生。降低了项目劳务用工风险。

依托“结对+组织”新平台,提升驻地企民融合新高度

项目部联合坂田街道办及五和社区公益基金前往特教机构,开展“关爱特殊儿童”爱心慰问活动,向学校80多名学生送去了牛奶、面包等生活用品。

“非常感谢你们,替我们解决了一部分物资问题,我代表学校感谢你们。”特教机构负责人对前来看望的人员表示感谢。

项目党支部书记表示:“作为一名中国电建的职工,我们秉承企业社会责任与担当,略尽我们绵薄之力,为孩子成长献上一份爱心。”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

自开工以来,深圳龙岗项目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街道办治水一线的工作人员高温送去清凉降温物品、疫情期间多次给当地社区及一线医护人员送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对农民工进行体检及健康知识宣教,帮助购买平东镇因疫情影响而滞销的农产品等,

“付主任,租发电机的时候给咱租赁静音发电机,这样能减少噪音。”生产经理安排工作时强调。

在施工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噪音、环境污染。组织宣传小队进社区,宣传施工后为大家提供的便利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升,从而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有效解决施工区噪声扰民等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在“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深圳龙岗项目紧跟深圳市治水提质的步伐,致力于从“治污”向“提质”迈进,构建“水质达标、环境优美”的水环境体系,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亮丽的城市“名片”。凝心聚力助推“双区”建设,跑出新时代的深圳“加速度”。

项目“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项目新员工 入职安全培训

劳务实名制走访调查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