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小鱼,出生在深圳光明区白花社区洋泾山的一个水塘里。
2019年11月,伴随着抽水泵带来的巨大声响,洋泾山2号水塘的黑臭水体被抽干。
池底的淤泥里,我和伙伴们嘴对着嘴,互相用唾液湿润对方,勉强支撑,期待转机……
热心的工人将我和小伙伴们转移到已修复好的28号鱼塘里,我们一起搬到“新家”。
不同于污浊的2号鱼塘,28号鱼塘格外清澈,我们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水温,每日在水中嬉戏,捕食浮游生物,乘风破浪,野蛮生长,这里就是我们的快乐天堂。
子非鱼 安知鱼之痛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所在的白花社区位于光明新区东部,东与观澜街道接壤,南与龙华街道毗邻,这里历史悠久,是有名的红色老区。
两山夹一沟是丘陵地区很多古村落的显著特点,白花也不例外,这儿水体交错纵横,引山泉筑池养鱼自古就有,我的祖祖辈辈都曾生活在这里。
水塘周围山峦起伏,树木郁郁葱葱,一簇叠着一簇,倒影在水面上。天空的蓝仿佛被水洗过一般,几朵白云悠悠然点缀着天空。
早些年,水塘里池水淙淙,波光潋滟,悠然恬静。万物复苏之时,一条条小鱼挤破卵泡,探出脑袋,脱卵而出,欢快游弋。
然而好景不长,鱼塘因多年养殖积累了大量污染物,加之水体流动性差,无人管理,导致水质变差,水体黑臭,成了光明区亟待整治的污染源。
自由的天地逐渐窘迫,好多小伙伴了无生机,翻了白肚离我而去。
治水攻坚 势在必行
我的家乡何时才能大变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2019年,为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片巴掌大黑臭水体都不能有”的号召,来自中国水电十五局的一支治水铁军——深圳光明消黑项目部驻扎到光明区,助力光明区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于是,一场以《光明新区规划》为纲领,消除黑臭水体,拱卫绿水青山的整治行动便浩浩荡荡地展开了,我的家乡即将以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我跟小伙伴在游玩时,听到塘边的人说,光明区全面消黑工程以河道为中心,以管网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高标准,全覆盖,实施方案覆盖全区,“消除小微黑臭,对小微沟渠边沟、暗涵小河汊、小湖塘进行综合整治”正是消黑工程落实的八项建设之一。
每天清晨起来,我们就看到全体参建人员早早的穿着反光背心、带着安全帽,在现场奔走,一副誓要打赢这场硬战势头。
面对这里的水塘群,他们一边组织人员积极构思,明确了“一底两脉两廊四区多节点”的总体设计思路,一边加入各种景观元素:通过设置跌水堰,使得水域面积大大增加;利用会呼吸的“格宾挡墙”,实现水体自然系统内部循环;分区域、多层次的植被配置,既达到了修复生态的目的,又极具观赏性… …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了。
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
搬到新家短短数月,我的体重涨了几斤,肌肉变得结实了,体型也比原来修长了。就在我和小伙伴日渐“增肥”的日子里,洋泾山水塘群的建设也在快马加鞭的进行着。听说,光明区委区政府对洋泾山水塘建设显现出高度的关注。
2020年10月,光明区委副书记王浩调研洋泾山水塘整治情况,他指出,项目部要尽量就地取材,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生态样貌。打造环境优美的休闲亲水带,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也能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生态。
沿着洋泾山步道,人们穿过水面的栈桥,每行经一个空间维度,便萌生出不同的空间体验,亲水平台、圆形广场、景观亭映入眼帘,小金桔、番木瓜的芳香扑面而来,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感觉愈发强烈。
水塘群采用自然石块形成的跌水形式,在确保河道功能的同时,又能提升整体水系景观效果。在3号水塘,原有的古树得以保留,项目部特意在中心位置修建了一座观景平台,做为生态绿廊的的标志性构筑物,平台设计在堤顶与微地形之上,形成开放式的观赏空间。
项目经理杨杰介绍到:“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生态修复和精心设计,打造高品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亲水空间和休闲绿道。”
不靠浓墨重彩、拒绝生硬线条,轻“妆”上阵就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山水交融 渔韵人和
苇叶萧萧,芳草萋萋。飞鸟掠过,体态翩跹。整治后的水塘水清石现,碧波荡漾,岸边道路平整,绿荫葱葱,达到了最佳效果,我的家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九寨沟”,名副其实的示范性工程,获得了来访各方的一致好评。
如今,我和伙伴们遨游在天地之间,嬉戏于碧波家园……
春节小长假,山上的亲水平台人头攒动,垂钓的、赏花的、漫步的……好不热闹。
现场技术员小马循着洋泾山步道,进行节日期间安全巡查,引导工人对植被进行养护。“哥哥,可以给我拍张照片嘛?”一声稚嫩的童声将小马从思绪中拉回,只见一个小男
孩和父母站在樱花树边。
咔嚓,一张全家福就此诞生。原来这是在深圳就地过年的一家人,在闲暇时间选择来到水塘群散步。
“小伙子,今年没有回家过年,心里会不会不是滋味儿。”游人问道。
小马果断地说,“不会,每天浇水、除草……养护植被,生活很丰富,人们欢乐的笑声填满了我的心,你们对工作成果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虫儿飞,狗儿跳,人儿闹。这一池碧水,应和着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在未来,洋泾山水塘群还将承担起复兴白花“渔文化”的使命。生态修复,民众获益,这便是水电人的初心和使命。
自2019年入场以来,消黑项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节点目标,先后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项目部”“先进集体”10余次,获得奖励100余万元,获评“2020年度上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广东省市政行业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新的一年,消黑人将继续发扬“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治水找出路”的战斗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以央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光明区水环境治理的事情办好,为光明区建设“不一样出彩”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电建智慧、电建方案。

水塘种植的金龟桔

水塘中养殖的水生植物

水塘新铺道路

水塘外围修筑的巡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