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电建小伙儿的“数字”人生

来源:局采风组 秦海实业公司 作者:王小利 时间:2020-08-18 10:37 分享

夜,已经很深了,青海加西公路项目部最大的一间办公室灯火通明,这间办公室共有40多个工位,此时已经是凌晨12点钟,其中一个工位桌上摊开了几本厚厚的标准规范书,灯光下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还在埋头苦学,他时而在书上勾勾画画,时而在本子上写写记记,时而嘴里念叨几下。他就是青海小伙儿陈生坤。

 

不畏艰难:与格尔木“相处”的500多个日夜

“那时候项目上没水没电,跟家里人打个电话都要跑好远才能找到信号嘞!”陈生坤绘声绘色的描述着格尔木的生活。

20142月,23岁的陈生坤初次抵达格尔木,来到了“格尔木三期并网光伏电站项目”,负责该项目施工质检资料填写整理、评定、竣工文件的立卷及档案移交等工作。项目接近尾声,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在项目竣工大部队撤出项目部后,他留下来负责收尾工作。

“那段日子虽然是一人做饭一人吃、一人说话一人听,但是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陈生坤回忆道。

格尔木的第二站是“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进矿道路项目”,项目位于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3000米左右,属无人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饮用水还要驱车前往100多公里以外的区域获取,用电也有严格的限制。

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他还是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业余时间还带动项目上其他同事一起做活动,为单调的项目生活增加乐趣。

格尔木的500多个日夜,造就了如今不畏艰难、勇敢坚强、乐观向上的陈生坤。

一丝不苟:与100%较真的24小时

“小李,这个钢筋搭接尺寸检查过了嘛?,这可马虎不得!”说话间,陈生坤拿过卷尺已经开始核验。进入工作状态的陈生坤完全像换了一个人,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卷尺、图纸、检测计是陈生坤的“工地搭档”。钢筋绑扎间距、搭接长度、混凝土浇筑面层厚度都曾经被他的“尺子”丈量过。每道工序验收他都格外较真,工区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认为不影响工程质量,没有必要整改的问题他也据理力争,要求必须按照图纸、100%规范施工。 

在现场人员心里,陈生坤是一个喜欢“找事儿”的人,他却不以为意,他说:“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只有在施工现场不断‘找事’,才能创造更多的100%。”

从工地回来的陈生坤匆匆扒拉几口饭菜,又一头扎进办公室,编方案、写报告、学习新技能样样都要100%

“现在这个社会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群,不学习是会被淘汰的”,陈生坤一边收拾办公桌,一边说道。

陈生坤的一天,就像一个进度条,只有将它拉满到100%,这一天才算圆满。

舐犊情深:与“娃儿”的亲子90分钟

尽管陈生坤是青海本地人,距家只有几十公里,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和岗位的特殊性,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陈生坤有特殊的带娃小技巧,那就是充分利用午休的90分钟。用限定的90分钟,通过视频、通过电话培养不限定的亲子情。

每天中午午饭后,加西项目院子里,总会出现一个举着手机,手舞足蹈的小伙儿,不用猜,那一定是陈生坤正在跟儿子视频。

每天与儿子视频,变成了陈生坤必做的事情,这位奶爸为了吸引宝贝儿子的注意,简直是恨不得将项目上的小飞虫介绍给儿子,吃饭的碗筷、项目门前的小河、甚至隔壁小孩都曾被这位热情的奶爸“邀请”。

说起这个带娃小技巧的由来,陈生坤调侃到:“那是一次去试验室,路过我家,碰巧遇见我妈带孩子逛,我就下车想抱抱他,谁知我一抱,娃哭了,当时我就觉得应该多和小孩交流,不能让娃不认识爸爸是不是?”

 “他这个90分钟带娃的小技巧还挺有效的,娃现在见他都比见我热情”。妻子董成英略带醋意的说道。

都说父爱是坚韧的山,为子女抵挡风寒,在陈生坤这里,父爱使他变得更柔软,更细腻。

七载春秋,他用辛勤的汗水、无悔的付出,成长为能够独立组织施工,熟练掌握水利工程、公路工程经营管理、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各项技能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陈生坤的“数字”人生,诠释了当代青年“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时代担当;诠释了质量人“心怀赤诚,埋头苦干”的初心与使命;诠释了一个平凡水电人无悔的坚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