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90后生力军李晔:钉在抗“疫”复工战场上的“螺丝钉”

来源:第四工程公司 作者:袁欣欣 时间:2020-04-13 08:35 分享

早上7点,一个身影匆匆推开了办公室的门,三十秒沉思,扭扭头,习惯性地在便签本上写下这一天的工作任务。

接着,进入工作状态,盯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目光在电脑和计算器中穿梭,开启了一天的算量工作

他就是中国水电十五吉林五标项目工程部副主任李晔,一个90后小伙。

“在我眼里,李晔就是那种君子谦谦,温和有礼,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的小伙,他脸上总是洋溢着暖心的微笑,让人很是舒服”,一个同事说道。

在电建土壤中“根深叶茂”

2016年7月,李晔从长春工程学院地质学专业毕业加入中国水电十五局这个大家庭,来到了吉林五标项目部担任技术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李晔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如此,他抓住每一个“扎根”的机会。

刚走出象牙塔时,李晔虽然信心满满,但是欠缺经验,对于很多工作都摸不着头绪。不知道怎么样查看围岩,如何对围岩进行地质描述,如何写备忘录,怎么做地质编录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

然而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李晔并没有惧怕,隧洞里,跟在师父身后,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张嘴问,手里拿着笔和本,边问边记录,谦虚和认真的样子就像一个小学生。

晚上,办公室里,灯光下,只见他聚精会神,时而翻着资料,时而在书上圈圈点点,他在把白天学习的东西进行整理。

“真的让我既惊讶又惊喜,短短一个月,这娃学会了好多东西”,他师父满意的说道。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这是李晔笔记本封页上写的一段话,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扎根发芽”,准备有一天“枝繁叶茂”。

实干“点睛”担当“底色”

李晔年纪轻轻,却很是“贪婪”。他总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次去工地,进洞子,他总是通过自己平时积累的地质知识,认真鉴别围岩名称、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强度……,并且把自己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回来仔细研究。

晚上十点多,5号隧洞掌子面突然塌方,听到这个情况,李晔二话没说赶紧联系驻地监理、业主、设计赶往现场查看塌方情况。

东北的夜晚,是极其寒冷的,寒风好像一个醉汉似的,时而疯狂的嚎叫,时而疲惫的喘着粗气,冻的只打冷颤的李晔还在和设计就支护参数“据理力争” 。

3号隧洞下穿长清公路,地质情况很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李晔经常晚上跑到工地,细心的查看开挖掌子面围岩情况,并及时和设计沟通调整支护参数,这样的日子不计其数,“可这样才会心里踏实”,他笑着说道。

随着工程的推进,项目由开挖转为衬砌灌浆张拉工序,李晔也及时转变工作角色,在干好地质工作的同时,编写方案、对上计量、排工程进度计划······。

此外,他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顺利通过二级建造师水利、增项市政考试,还连续两年被公司评为“优秀技术干部”,现在的他正在准备一级建造师考试。

设计单位的地质工程师杨工嘴里老说:“李晔这娃踏实,对他来说好像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这娃是好娃哩!”

李晔用自己的实干精神去不断提升能力,填满专业底色。

“疫”胜利时我们再行礼

李晔常说十五局是他爱情的“媒人”,吉林五标是他爱情的“见证人”。

2016年新生报道培训,李晔在车站偶遇了她,这才知道两人不仅即将成为同事,还是老乡,甚至还曾经就读一个高中,他被眼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吸引住了,也许缘分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培训结束后,他们一起从西安飞往长春,对于李晔来讲,大学已经在这里待过四年了,一切是那么熟悉,可对于姑娘来讲,第一次离开西安,到这么远的地方,不禁有些忐忑。

李晔陪伴着姑娘很快地适应工作,适应这里的生活,现在姑娘把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项目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本来今年的正月初八,是两个人喜结良缘的好日子,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到来,婚礼延期。

家里长辈希望他们等疫情过去,婚礼举办了再去项目上班,李晔和爱人商量和其他同事一样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项目今年要完成通水目标,任务重的很,本来人手都紧张,我们得赶紧回去”,李晔给家里做工作。

刚返回项目部,他们就赶紧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我认为最好的爱情就是彼此吸引,共同变得更好,我很幸运碰到那个和我一起努力、追求优秀的女孩”。

“在李晔他们两人身上,我看到了青春本来的模样,不惧;也看到了青年身上的担当,不退。这就是爱情的本质,共同成长,婚礼延期,幸福不延期”,项目负责人说道。

固守一个信念,保持一种奋进,胸怀一份拼搏,燃起一片激情!李晔正是用行动践行着对电建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环境和繁重的工作。面对成绩,他淡然地说自己只是抗“疫”复工战场上的“螺丝钉”。

来路崎岖,任重道远。李晔又和他的同事奋战在吉林引松线上,继续发扬着“螺丝钉”精神,为2020年全线通水的最终胜利战斗、拼搏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