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也打乱了千里之外老挝东萨宏项目部原有的节奏。面对不期而遇的疫情,项目部全体值守人员坚守岗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中。
在项目防控“战役”的每个分战场,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随着战场需要随时变换着身份——她就是项目英语翻译杨娟莉,值守期间兼职项目后勤管理工作。
她时而是宣贯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员”,电话铃响时又是联络防控物资的“采购员”,时而手持喷雾器杀毒做起项目防疫“战斗员”,时而亲切地照顾他人食宿当好项目部的“服务员”,转身又严格检查防控工作化身严厉“监督员”——大家都戏称她为项目超级“五大员”。
“宣传员”
疫情突猛,人心惶惶!打赢攻坚战,军心先要稳。
疫情爆发以来,杨娟莉配合项目值班领导,通过办公群、营区报刊栏等平台,及时宣传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科普知识、官方媒体发布的相关权威数据以及集团以及局公司等政策形势文件等等。通过科普知识的宣传,让大家了解什么是新冠,有哪些症状,日常防护注意事项等,解释大家的关注焦点与疑点,让大家知己知彼,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良好的疫情防控舆论环境。
“保障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新冠疫情对于国内大家最直接的感受是防疫物品一夜告急,尤其是口罩、消毒液等物品更是一物难求。老挝也不例外,虽尚未发生确诊病例,但其国家相对落后,物资缺乏,而且境内中国企业人员较多,疫情期间现场食材供应未受到大的影响,但市场上防疫物资却相当紧张。
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项目部紧急制定疫情应对防控措施,安排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采购工作。鉴于对外关系联络较多,杨娟莉便主动请缨接过防疫物资采购的重任。
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日益飙涨,杨娟莉通过代表处、商业合作伙伴、业主、私人朋友等渠道多方联系,从首都万象以及泰国、越南等国家采购到口罩、消毒液、体温枪、医用酒精、消毒喷雾器等应急物资,为项目部疫情阻击战做好保障工作。
“战斗员”
项目值守期间,工地现场仍有大量的收尾工作,每天大部分值守人员都要于工作面值班,项目部基本上杨娟莉和厨师两人值班。
偌大的营区每天消毒工作量可不小,人手紧张,但每天的消毒等防控工作从未中断。
大喷雾器扛不动,她就分灌手持喷壶轮番上阵,绕营区一圈下来胳膊都有点不听使唤了,但她从来没有喊苦、喊累,而是默默的坚持着,奋斗着。
面对大家下班一句“辛苦了”,她只是笑着说道:“这点事不算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很辛苦。”
“服务员”
杨娟莉不但“保障员”、“战斗员”做的尽心尽力,对待其他事情也做的尽善尽美。
她总是说:“疫情防控无小事,每一个看似很小事情,却关系疫情防控大局。”
项目部采购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好多没有汉语标识和使用说明,为了便于大家安全舒心的使用防疫物资,杨娟莉细心地为每个喷雾器、喷壶制作标签——洗手池上的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一目了然。
每天杨娟莉把宿舍消毒做好之余,还将水房、停车位等公共区域的消毒水兑好灌满,便于大家及时使用。
项目员工因更换护照外出返回隔离期,心情急躁待不住,她每天细心的记录隔离人员体温的同时,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帮他们打气、放松,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及时掌握他们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
她总是把大家的事情放在第一,真心实意帮助大家,服务大家,这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同事这样评价说。
“监督员”
疫情蔓延,项目部根据公司要求,第一时间进入疫情防控状态——营区设置门禁,对所有出入人员进行登记,体温监控等工作,为项目部筑牢安全健康防线。
“王工,等哈,体温测了正常才能进去!”
“口罩呢,咋不戴口罩,多危险的行为!”
……
每天清晨都能在营区门口听见杨娟莉拦截盘问的声音,时间久了有人说她,“天天让测体温真的有些烦……”,“多此一举,项目部附近又没有疫情……”但她都坚定地说:“防控措施是否得到严格落实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病毒不分人,不分国界,我们不能松懈掉以轻心,宁可现在挨骂,也不愿看到事后流泪。”
项目上像杨娟莉一样的员工比比皆是,正是有着像他们这样尽职尽责员工的坚守,保障了疫情期间项目平稳态势。
在她的背后,是我们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坚信: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