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从大学时就把进入水电十五局路桥工程公司当作我的梦想,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并为之奋斗,这也是一种幸福。”水电十五局路桥工程公司广东中开高速公路项目部工程部主任王浩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十年来,历经无数次磨炼,他从一个初出校门的青葱少年,成长为项目部的中坚力量。“如果从头再来,我依旧会选择这种滚烫的人生。”王浩说。
星光慷慨点亮大山,少年不惧岁月长
“妈,我通过水电十五局路桥工程公司面试了,您不用担心了,”端着水杯回忆着刚接到录用通知的那个瞬间,王浩冷冽的面庞透过氤氲的水汽显出些许柔软,“当年站在大学门口,看到水电十五局路桥工程公司的那栋大楼,我就知道我的梦在那里。”
带着坚定的信念,带着拼搏的斗志,王浩开启了新的征途,去往陕西神木蓄水池项目担任现场测量员。黝黑大山里,漫天风沙刮得人脸抽着疼,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冻到人心里,吃饭用水是从附近河里抽出来简单过滤下,大锅饭更是能填饱肚子就行,宿舍随时都会看见觅食的老鼠。
王浩说:“那时候,要是能出山吃到一碗油泼面就满足了。”艰苦的工作环境没能击退王浩,扛起仪器的他毫不犹豫地奔赴施工现场。理论基础扎实的他,刚到现场就发现自己的实践能力欠缺,明明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这种复杂心理更加坚定了他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信念。
“因为年轻,义无反顾,就想着要踏踏实实干活。”凭着这股韧劲,王浩白天扛着测量仪器跑现场、请教老师傅,从如何放线开始一点一滴学起;晚上挑灯学习。他说:“这个世界不会因为黑夜的降临而懈怠和熄火,我要更努力。”
“小王啊,踏实、肯学、能吃苦。当时和他一起来的那个小伙子没几天就走了,条件太苦了。”项目老职工一脸感慨地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认可的背后都付出了旁人不知的血汗。
“凌晨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星光把影子抻得长长的,那是我最喜欢的时刻。”王浩说。一天的忙碌结束了,终于不必再撑着。虽然辛苦,但是努力完成工作的成就感能消散掉所有的疲惫。
就这样,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他因踏实肯干、理论知识深厚、技术能力过关被提为工区副主任。
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的辛苦,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哪里有容易的生活啊。”王浩说。
从最初的一线测量员,到现在担任广东中开高速公路工程部主任,十年时光,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小伙子蜕变成现在这个沉着内敛泰然自若的工程部主任。
广东中开高速公路是广东省“十纵五横二环”高速公路规划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电十五局路桥工程公司重点在建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承载力,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本项目工程部主任,王浩面临的责任重大。项目前期策划编制、分部分项开工报告的编制与报批、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与施工队伍、监理、总承包部、项目公司各方沟通……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王浩说:“责任越大,动力越大。”他毅然担起自己的职责,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工作任务,一项一项攻克难关,为项目施工做好全面准备。
“经常看到王主任在现场,手里拿着图纸,走得飞快。”现场技术人员说。王浩与时间赛跑,抓紧一分一秒巡查现场每一个细节,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每一个突发事件。抢抓优势,落实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目标。受广东区域气候影响,去年台风过境后,钢筋加工厂受影响较大。王浩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组织现场人员清理定损,协商复建工作的开展,并督促落实,最终提前五天完成钢筋加工厂复建工作,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自本项目开工至今,王浩带领工程部先后完成41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 8项首件的总结与分析报告、4项重大方案的编制工作;完成水泥搅拌桩、桩基、墩柱等作业指导书28份、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205份。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科研专题“轻质泡沫土的应用与研究”的研究。“项目就需要王浩同志这种敬职敬责的员工。”项目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