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武鹏翔’,宁夏中卫人,当初父母为我取名就是希望我能够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在大千世界……”犹记得初次见武鹏翔时,这个有着中等身材,大眼睛,粗眉毛,国字脸,小平头的稚嫩青年这样介绍自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新疆500水库、察哈乌苏水电站、小山口水电站、柳树沟水电站、贵松C6标项目到大石峡水利枢纽土建I标项目,从一个青涩、阳光的青年“小武子”成长为一名大气、稳中,刚毅的西北汉子“武总”,武鹏翔像当初的自我介绍一样——煽动着翅膀,翱翔于祖国大地,用他的奋进与拼搏,用他的勤劳与智慧参与建设着一个个伟大工程,造福于民。
‘笨鸟先飞’ 勤奋好学的“小武子”
2004年8月,武鹏翔刚毕业时被分配到新疆500水库,作为一名在项目一线的新进员工,他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没有固定的导师,只有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项目上这个有着高学历的年轻人就像一滴水掉进了大海,悄无声息。
“刚开始上班那会儿真难呀……”武鹏翔陷入了沉思。
“图纸上描述的地势很抽象与现场实际的差异很大,看图都很困难。跟我在学校想象的工作差距还是很大的,还以为在学校学精,工作就能一下上手,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幼稚呀!”武鹏翔笑了笑接着说道,“为了工作早日有所进展,我每天上班都会在背包里放着图纸,到了现场遇到哪里不明白的就随时掏出图纸进行比对,下班在反复印证。久而久之,我就发现看图也不是那么困难了。”面对着我,他弹了弹手中的香烟,眯着眼睛回忆道。
“你知道,刚参加工作嘛,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是很懂,所以就会问。”“不懂就问嘛,没什么好丢人的,哈哈!”这个朴实的西北汉子满面笑容地回忆着自己当初的模样,显得那样欢快。
在现场你会发现,不论是朴素实在的施工人员,还是旁边忙碌的测量员,又或是不停来回巡视现场的项目领导,只要有问题、有疑问,都会成了他的“老师”。
而到了下班,武鹏翔简单的吃过晚饭,他总是会去一趟工队负责人宿舍,和工队负责人探讨、交流,然后再到办公室专研、消化一直到深夜,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稳固,工作经验更加充实。
正是这种“笨鸟先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他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便能够独当一面,完成了自我升级。
这个勤于好学,善于发现的“小武子”用了别人几倍的时间在增长、在提高自己,同时他也在以超越别人几倍的速度在成长,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敢打敢拼 永不服输的“小武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刚上班的武鹏翔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地学习、了解、钻研各类工艺,赢得了领导在工作上的充分肯定,被调往新疆察汗乌苏水电站工作,这对刚工作不久的他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但机遇存在的同时也伴随着种种挑战。
“2008年我因工作需求被调到新疆察汗乌苏水电站。”他回忆着说道,“当时,在进行基础处理的时候,点多面广,所以,每天都得跟监理、设计、业主沟通,协商,那个时候可真是不容易啊!”说到这里,这个汉子的脸上却是充满了笑容,就好像当时的一切困难、一切挑战似乎不存在;就好像当时经历着一切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当时在进行大坝填筑的过程中,我是以工区长的身份在现场进行管辖,但是当时年轻啊,干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有些畏手畏脚的。”说到这里,他又似乎出现了像当初那样不自信的笑,“但是,同事们都看好我,晚上下班都会喜欢找我聊聊,开导我。”回想起当初大家对他的照顾,他的脸上开始浮现出希冀,“每天回来对工地现场不懂的我就拿去问,从来没有过‘丢面子’之说,那会儿我们大坝的回填突破了公司当时的记录,在完成每月70万立方米填筑的同时也在保证着其他工期节点按时完成。”说到这里,他脸上油然而生出了自豪感。
“在新疆,祖国的边陲搞建设,就得有别人没有的勇气和决心,在这里自然所带来的无法撼动的困难就如同戈壁上的石子一样的常见,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下来,终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武鹏翔坚定地说道。
在此之后的事实证明,武鹏翔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与期望,他用的他的顽强与拼搏,勇敢与担当,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面前他挺了下来,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任劳任怨 不忘初心的“武总”
“武总,今天又回来这么晚啊?”
“啊,对,今天现场有点急事,这一不小心就到这个点了。”晚上十一点,武鹏翔才从施工现场回项目部,笑着跟项目员工打着招呼。
武鹏翔工作中讲求“完美”,不管现场有什么急事、险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第一时间去解决,只为将一切做到尽善尽美。
职位的晋升也带来他身上担子的加重,每天他从现场回来都会有一群人在等着他签字,身为生产经理,不仅忙于现场的进度情况,而且还要忙着内页资料梳理,只要他在办公室,就一定会看到一个接着一个人去找他签字,无论是协作单位的还是项目部的,他都会将资料认真的进行查看、核对,在确认无误后才签字。
“还记得刚来大石峡的时候,这里是一无所有的戈壁滩,该怎样打开局面?怎么解决吃水问题?怎么解决用电问题?怎么解决住房问题?对于刚成建的项目部极其缺乏人手,你是不知道,当时压力有多大。”想到去年刚来这个刚开工项目时的场景,他在回忆着说道,“当时对讲机一天充一次电根本不耐用,有些时候到现场了,事情多的话,还得‘征用’别人的对讲机,不然现场施工员联系不到我了。”
忙碌的一天过去了,在所有人都酣然入梦之时,武鹏翔可能才从现场回来。虽然疲惫,但是看着这个被自己一点一点呵护长大的地方正在朝着预计的美好期望发展。
他总是喜欢站在营地门口静静看着、静静回想……
我猜,他可能展望着未来,憧憬着即将到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