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9时,数十台推土机、碾压机排成长龙在大坝顶端穿梭着、碾压着,欢乐的礼炮、锣鼓声响彻甘泉河上空,这是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的延安甘泉县府村川水库大坝成功封顶的热烈场面。
2年的期盼,258个日夜的奋战,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府村川水库大坝成为镶嵌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颗闪耀明珠。
只争朝夕力保工期
“工程进度和度汛是重中之重,必须全力以赴抓进度,如期完成各项节点目标,保障安全度汛,这必须是大家心中绷得最紧的一根弦。”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项目负责人心中的责任与决心。
开工以来,中国水电十五局府村川水库的建设步伐始终稳健迅捷,关键在于建立了一整套确保进度的制度措施,让繁难的施工变得科学高效。
明确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并建立问责制度,形成“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责任有人负”的工作格局。
按照“全面详细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及时反馈更新,严密跟踪对比”的计划管理模式,实行“日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制度,对制定的进度计划不断动态优化。
同时开展“党员示范岗”主题活动,以党建带动工程建设,促进项目管理各项工作高效推进。2018年以来,项目部围绕各节点目标,以安全为前提,以质量为准绳,以进度为指标,先后组织了四次安全生产劳动竞赛,与工期赛跑。
抓细抓实严控质量
基础施工前,项目部需要根据土料场实际情况详细规划,做好排水系统。技术人员现场全天候服务,整理、分析大坝需求量、土料可开采量、可翻晒地块及面积等数据,编制可行性土料开采计划,平衡好翻晒、备土、填筑的关系。
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跟踪测量,雨前做好土料拢堆、覆盖工作,晴天高温天气提高翻晒作业强度。
“利用旋耕机对含水超标的土料进行旋松翻晒处理,对晾晒后的土料重新碾压,能有效提高坝面雨后土料利用率。”提及翻晒施工工艺,项目质量管理部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土坝施工中,土料利用率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
“比如在大坝填筑施工高峰期,为有效控制土料铺土厚度,项目部利用废油桶自行加工成土桩模具,作为控制土料厚度的标尺。”这一举措代替了原有制作的土饼,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严控质量就要狠抓责任、狠抓细节。项目通过这一系列提质增速措施为坝体填筑赢得了时间。
锐意创新科技引领
在水电十五局甘泉府村川水库工地可以看到,碾压机轰隆隆地来回碾压数次,土料逐渐变得紧致密实,大坝一点点增高。
“传统的大坝碾压施工,由人工驾驶碾压机,施工的精准度和碾压效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现在通过安装在振动碾上的GPS可以实时记录机械碾压遍数,并将行走轨迹反映在显示屏上,尤其在夜间上坝施工中更明显直观,能有效避免欠压、漏压现象。”项目施工技术员用完系统后感慨道。
这是水电十五局项目部技术人员联系陕西省设计院提供的技术服务,也是甘泉府村川水库科技引领的集中体现。
同时,水电十五局府村川项目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工程建设全面的的信息管理措施: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电站、前后方营地等的全面建设信息,监控系统由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全员参与监督。
“例如在施工现场道路旁安置了全方位监控、太阳能路灯、高规格防撞墩等安全防护措施,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安全员说道。
回望过去 硕果累累
大坝填筑自2018年3月22日完成土料场移交开工以来,项目部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主汛期前的黄金时间全力抢抓施工进度,共完成土方回填122万立方米,确保了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业主代表感慨地说:“十五局的战斗力就是强,不愧是中央企业”。
如今,府村川水库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本工程水库总库容963万立方米,坝顶长444.8米,坝高35米,年供水量457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将对当地灌溉、畜牧业、抗旱兴农、水资源调配等产生深远影响。
“2019年下半年,府村川水库项目依旧重任在肩,将继续瞄准‘建设优质工程、打造美丽甘泉’的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克难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项目负责人表示。
从进场开工、河道截流、大坝封顶,到明年的下闸蓄水,发挥效益……府村川水库工程正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向前迈进。
美丽锦绣的府村川河静静流淌,“水美之乡”--甘泉县3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整治区域、6562亩高标准农田、 1.2万亩治沟造地工程都会因府村川水库的建成而受益。甘泉两岸人民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