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让“碧水清流”成为延河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第三工程公司 作者:田康 时间:2019-05-17 16:17 分享

机械轰鸣,人头攒动,现场施工人人争先,齐心协力,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是延河综合治理延塞段一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一幕。

延河综合治理项目是陕西省“十三五”重点项目,重点实施防洪保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和水生态修复工程五大工程。延河综合治理延塞段一期工程项目为安塞区杏子河口至宝塔区河庄坪S206省道跨河桥段,主要包括防洪保安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及景观绿化工程,总投资3.73亿元,合同总工期为24个月。

“我们需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力争早日把延河建设成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让碧水清流成为延河的一道亮丽风景。”项目自进场以来便确定了建设目标。

克难题 高效促生产

“我们需严格落实局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把延河项目打造成延安市场的标杆项目。”项目负责人在安塞区安营扎寨时表示。

施工任务重、协调难度大、技术标准高、工程施工点多、分布范围广,工作生产处理构筑物种类多、地下管网错综复杂。

面对这些难题,项目一班人,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图纸,充分与设计沟通,领会设计意图,提前做好结构、工艺、设备及管线等各项专业的施工组织和对接。项目班子成员坐镇施工一线,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他们每天对施工完成情况进行摸底,对当日未完成的施工任务找出原因,并商讨解决方案,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能顺利进行。

项目部站在维护企业利益、提升企业信誉的高度上,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全体参建人员围绕项目工程节点和工期目标,利用资源优势,实行不间断作业,高效有序地推进了工程进度。

承载着别人不曾体会到的压力,付出超出常人的辛苦,但项目部上下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为工程建设做着贡献,都在用中国电建人的意志品质,扛着责任奋勇前行。

重细节 匠心筑精品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重安全抓质量,这是建成优质工程的基础。”项目负责人经常在会议上强调。

从源头抓质量,是十五局三公司延河治理项目部的质量管理“真经”。

严把材料进场关。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他们在采购时都坚持做到有产品批号、标号、合格证、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五证”齐全,缺一证件不订货。

严把图纸复核关。所有下发的施工图纸,项目都坚持做到数据认真复核,现场实地对照,未经复核的图纸不下发。

严把施工方案会审关。每项新工程开工,项目工程管理部都要分派专人深入现场仔细调查,详细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分项工程开工,项目质量检验工程师根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书。

坚持“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完工后,先是施工班组对工程质量“自检”,再与后续班组“交接检”;自检和交接检质量合格后,报请项目部质检人员“专检”验收。

强管理 织就安全网

“施工安全是施工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安全工作。”项目安全总监说道。

进场伊始,项目部设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管理小组,严格执行每天班前五分钟、动态识别当班危险源实施安全教育。为营造共同分担安全责任和压力的良好氛围,项目部深入抓好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工作。项目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与员工,项目部与协作队伍、协作队伍与施工班组,施工班组与施工人员五级均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

此外,项目部多次组织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并将协作队伍员工纳入培训对象。他们利用雨天、晚上业余时间,对重点部位、重点工序,结合安全技术学习培训,应用VR虚拟安全体验技术、采取集中上课、现场教育、开辟安全宣传专栏、张贴安全图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展板及各种标识标牌、安全警示牌、操作规范标牌等标准美观,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充分展现了项目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企业风范。

VR虚拟安全体验馆的创新建设,让安全管理标准化再上新台阶。2018年7月项目部安全体验馆建成启用。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体验使施工人员在体验中接受强烈的安全教育效果,提升了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为安全生产过程“零”事故提供保障。

如今,延河治理项目河道治理工作卓见成效,但项目部全体职工并没有放缓前进的脚步,他们要把这个项目打造得更加完美,让”碧水清流”成为延河的一道亮丽风景……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