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水是生命之源,古往今来,依山傍水是家园所在,然而就在这重峦叠嶂的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麓、天龙南山北坡、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交汇处的一条河流上有一群建设“家”的人们。他们一个个身着蓝色制服,在他们的胸前有着一个相同的标志“中国电建”。
安全责任重于天
“注意安全,小心脚下……,”
“王师,天气比较冷在这种环境下施工更要注意安全且不可麻痹大意”。
砂石加工系调试与安装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尽管天气比较冷但施工现场仍是人声鼎沸机械声轰鸣,工人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安装破碎机。
“工作就是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来到施工现场你的安全我负责。”古铜色皮肤,留着小平头眼睛里散发着坚毅光芒的水电职工斩钉截铁的说。
他就是陈东毅阜康项目的安全总监,水电十五局的一名普通职工如同千千万万水利工程建设者一样,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工作、无私付出、执着奉献。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水电人。”
常在项目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小陈房间灯总是熄的最晚,晚睡早起成了陈东毅的工作习惯。有一次加班整资料回来已是凌晨时分。“小张,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我抬头头一看是陈东毅。“只见他手里拿着手电筒,也是正准备回宿舍。事后才知道由于天气比较冷,他发现其他单位的协作队伍有使用煤炉子取暖的现象,陈东毅不确定本单位的协作队伍有没有这种情况,便突击去营地进行检查。第二天又组织工人们开展冬季安全施工培训,重点强调了为什么禁止用煤炉子取暖。培训完我问他为什么不安排我们去检查啊,他却说我不亲眼看看睡不着啊,他就是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每一样工作都做的仔细、认真。记得刚来安环部的时候由于刚接触资料心情比较浮躁总是抱怨时间太少资料太多,他却总是教导大家,“不要抱怨,与其抱怨不如换一种方式去解决”。
干一行爱一行
2009年7月,陈东毅被分到新疆温泉项目部担任施工技术员。从最基本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积累专业知识与经验,夯实工作基础。他常说:“不管身处哪个岗位,只要认真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刚刚熟悉了这里的工作,他却又被调到新疆萨里克特项目部担任施工员。为了能促进项目利润最大化,为了工程量不被核减或把核减量最小化,他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查阅收集大量资料蓝图、监理通知、设计变更等与项目利益息息相关的所有资料,并根据业主的要求,不烦其烦,不断调整格式、完善内容。同时,积极和监理、业主沟通,对搞不清、吃不准的工程实地量测,咨询当职同事来了解变更工程量的来龙去脉。最大限度的确保了公司的利益。
2014年组织又分配他担任安全环保部副主任一职,又是一次转行,又是一次挑战。他也有想放弃的冲动,然而并不能,仿佛心中的执念告诉他必须坚持,他不允许自己退缩,纵使风雨兼程,也要信心十足,斗志昂扬。正是由于他在工作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好学好钻的工作韧性,使得他在项目的安全生产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今年年初,他便被任命为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水电十五局施工项目部安全总监,从一名技术员脚踏实地的做到了一名优秀的安全管理者的飞跃。
舍小家为大家
陈东毅也有自己的小家,无数个中秋团圆夜,期盼与他全家团圆,成了父母、妻女的奢望。每当“小家”和“大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家”。今年两次回公司却未踏进家门半步,出门大半年了谁能不想家,可是他总说顾了小家,就会影响大家庭的事啊。舍小家、顾大家、战天斗地,是水利人上辈子的烙印。我这是欠下了家人的账,等退休以后再补偿吧。”
陈东毅远常年坚守在祖国边疆最西陲、大漠戈壁最深处,冬踏冰雪,夏迎烈日,秋尝风沙,在水利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 9年,早已将施工现场视作了自己的家。
夜深了,那个窗户的灯还在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