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黑瘦瘦,并不健硕的臂膀,还有那不用烫染而浑然天成的“自来卷”,再配上跟人抬杠时的那股“死磕”劲,这便是我们吉林五标项目2号工区新任主任--雷镇燊。
入职三年,雷镇燊从一名刚毕业的稚嫩学生成长为现在同事们心目中的“管理能手”,靠的不仅是他那股“死磕”劲儿,还有他的“三把火”。同事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说:“别看小雷年纪不大,管理能力强着哩,工人们对他是既敬佩又害怕”。
做好小事防隐患
“身处施工一线,我们要重视工作上的每一件小事,疏忽大意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给工程质量、安全等埋下隐患。”
2号隧洞进口是五标项目部2017年初全线第一个开始浇筑二衬混凝土的工作面,参建各方对此十分重视,雷镇燊当时身为技术员,深知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他要从每个细小的环节抓起。
原材料一进场,他就第一时间联系试验室,积极配合试验室人员取样。配合比出来后,他都会在本子上标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对拌合站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培训。“雷主任给我们培训的时候,对于注意事项,总是再三强调,直到我们全部牢记在心”。
放料的时候,雷镇燊就站在旁边盯着,督促工人匀速放料,“注意,余料不能低于搅拌轴”,他的声音时时在工区回荡。
“如果余料太少,极易吸入空气,导致堵管,也不能堆的过高,以便于及时清理超大骨料”,他给我讲。
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是他最辛苦的,常常要连续熬好几个通宵,一天工作将近20个小时。
“浇筑混凝土要保证连续性,做到人员无缝衔接,决不允许出现中途停浇现象,我在跟前看着,心里放心”,他嘿嘿一笑。
看着一仓仓混凝土顺利浇筑,质量合格,别提雷镇燊有多开心。“这一仓仓混凝土的成功浇筑,也映射着我的成长,别看简单的混凝土浇筑,学问大着哩,我真的是获益匪浅”,他一脸欣慰地说道。
“死磕到底”保质量
有一次,雷镇燊在验2号隧洞进口钢筋及底部基础面,发现少了一根主钢筋,他立马黑了脸,“必须马上进行返工整改”,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工人见他黑了脸,赶紧说好话,“雷主任,我们下次注意,这次就算了吧,都已经弄完了,返工太费力了”。
“再费力也必须返工”,他找来工区负责人,讲述这样做的危害。工队依旧不愿意整改。他把这事汇报给了主管领导,最后工队只好按要求乖乖整改。
“雷主任特别敬业,被他管理,真的是又幸运又‘可怜’,幸运地是我们工作面因为各方面做的规范,常常得到领导的表扬还有奖励,‘可怜’的是当我们做的不够细致的时候,雷主任总会毫不留情让我们返工”,一位工人既敬佩又无奈的说道。
摸透他性格的工人都知道他爱“死磕”,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他指出来做的不合格,大家就利利索索去整改了。
“偷师学艺”长本领
雷镇燊不仅喜欢和别人“死磕”,还喜欢和自己“死磕”,只要是他不会的东西,有人会,他都要想着法让自己也学会。
“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每一步才走的踏实”这是雷镇燊最喜欢的口头禅,他深知对待工作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哎,你小子又来取经了?”项目部一位老员工对从工地风尘仆仆赶回来的雷镇燊调侃道。
这是发生在项目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断。雷镇燊是项目部出了名的“唐僧”,只要被他盯上的人,不把问题讲明说透跑不了。
“偷师学艺”这件小事在他那里,简直被发挥的淋漓尽致,项目部几乎所有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人才都成了他的师傅,所谓“一徒多师”用到他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我觉得我现在正年轻,并且身处施工一线,正是学习的好机会,只要愿意去学,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我们值得去学习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学着俯下身子,从别人身上学技术、学管理、学处事,这都是一种收获,别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并且还要做的更好。”
在他和工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号隧洞进口已浇筑混凝土115仓,混凝土质量全部在合格以上,未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工程已连续顺利施工达900天以上。身为工区的负责人,他为工程施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这就是雷镇燊,一个90后的大男孩,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身上的有原则、爱钻研、敢担当的优秀品质,却是推动我们企业向前发展的绵绵动力。现在公司正在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80、90后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更要自我加压,快速成长,主动扛起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杆烈烈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