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走在独具汉家特色、庄严厚重的汉人老家街和洋溢异域风情、文化与艺术气息并重的丝路风情街,真是“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两街项目对汉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与利用,会让人庆幸,是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它。
追梦水电精神助力兴汉之梦
“2015年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地,来之前我以为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房建项目……”回忆起以前,两街项目的总工郭耀鹏有些红了眼眶。“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时有些茫然,对此,我们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自己画图,对设计风格、材料不停确认,考虑各项细节,不断的修改进行艺术再创作,一步步摸爬滚打创造出满意的方案。”在过程中整合社会资源,寻求最佳合作方式,用样板引路,现场打样呈现出令人满意的建筑。
两街项目是中国水电十五局第一个仿古项目。项目上百分之八十都是年轻人,对于仿古建筑专业知识匮乏。项目部邀请古建筑师包勃,对年轻人进行培训,还邀请全国劳模李成刚、闫甲斌等古建筑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教学。从基本的构件名称叫不上来,到看懂图纸、认识构件、明白做法,这群年轻人完成了蜕变。在外界觉得很难的项目,他们认为就是干活,把工作做好就行。如此简单质朴的初衷,从东到西,走遍了全国的古建筑群落,把山西的青砖青瓦、山东石材、河北雕刻、临夏砖雕带回了汉街。
项目生产经理杜悦说,“我们想要建造的是一个体现民族文化,实现各地汉代建筑风格的汉文化基地。”在汉人老家街的建造中,为了再现汉人老家街的文化底蕴,在考察了闽南建筑群陈家祠后,专门请了陈家班的老师傅们制作屋脊和陶塑,最大程度的还原当地建筑特色。
造梦匠心独具打造丝路梦旅
“抬头可见额枋斗拱,低头可触石狮门档”。汉人老家街在建设时需要大量的木雕、砖雕、彩塑,有些样式市场上并没有可以大量采购的单位,项目组聘请在领域内高水平的匠人,在项目部建立二次加工工厂,用精益求精的高要求,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汉人老家街构件较多、拼装复杂、还要保证建筑的保温性能。建造时墙内部的红砖和外部的青砖不能贴合,项目技术人员创新了青砖砌筑施工工艺。用钢筋压槎法,以复合夹心墙的形式,将页岩砖与青砖采用ф6“Z”字型钢筋进行拉结。把古建筑文化传承与工艺创新完美结合。既满足工期、效果、节能要求,又节约成本。
丝路风情街主要以张骞出使西域的线路进行布局。由于异域风情建筑立面石材雕花工艺的特殊性,放样、打磨、拼贴、勾缝、上釉,五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新疆部分手工艺人会做,项目组远赴新疆喀什,寻找老艺人,并采用当地的黏土砖,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张骞当年走过的那条古老的“丝绸之路”。
圆梦两街风情舞动大美汉中
一方灵秀山水,几代人杰英才。汉中,像一场华美旅途,是对历史的想象,对田园的向往,对汉文化的追寻。
来到汉人老家街,感受这里的秦砖汉瓦、汉风古韵,细品屋脊的彩塑,轻抚每一块旧木、旧墙。过个桥,转个身,建筑两侧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摆,夜晚的汉代风格灯光,将每一家每一舍照的古典雅致。品味丝路风情街特色的小吃和风情民宿,体会水电人几年来从不停歇,为打造世界级汉文化旅游目的地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了解最美丝路,流连真美汉中。
古色古香的汉人老家街和丝路风情街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水电人用古典与传统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在汉中这片土地上,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中传承发扬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