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青海作为联通南北的主要交通枢纽,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省份,在“一带一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和区位优势。西干渠工程北起大通县黑泉水库,南至湟中县甘河工业园区,途经大通和湟中两县,是一项以灌溉和工业园区供水为主,兼顾城镇生活用水的骨干性水利工程,主要由123.27公里的干渠和311.74公里的支渠组成,控制灌溉面积2万公顷。
2014年,西干渠工程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6年又被确定为开工建设的20项重大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工业用水、周边城镇居民饮用水、沿线农业灌溉的缺水问题,极大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对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提升项目区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积极作的作用。
而由我局承建的第五标段本标段总长26.9公里。隧洞15座,总长11.48公里;渡槽9座总长1.767公里;暗渠21座总长4.23公里; 倒虹吸6座总长9.43公里;退水闸、检修车道、过车涵洞等其他渠系建筑物17座。
自开工以来,项目坚持绿色施工,按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要求,加强绿色生态合作,走在了一条既能有效保护生态,又能确保项目生产的路上。
项目部分别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保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项目部编制了环保施工实施方案、水土保持施工实施方案、环保管理体系及措施、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水保施工组织设计等,已以文件形式经监理单位批准。
项目部以环保设计说明、水保设计说明为依据修建挡土墙、化粪池、沉淀池等。截至目前项目已经批复的弃渣场14个,其中53#支洞、55#洞进、57#洞进、59#洞进弃渣场挡土墙已经施工完毕,54#隧洞弃渣场边坡土袋子进行防护,59#暗渠、58#洞进临时弃渣场挡土墙即将结束,其余的弃渣场挡土墙将陆续展开施工。
项目部购置了垃圾桶48个,5方垃圾箱6个,分别设置在营区及各个施工现场,配备了垃圾拉运车进行拉运。制作了环、水保警示宣传牌合计30个,禁鸣、限速牌合计36个,分别设置在敏感区域处,满足现场要求。购置了消毒器材3套,累计进行场地消毒及清理共计13000平方。
现场配备洒水车三辆满足目前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拌和站混凝土废水处理系统4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套、购置环保厕所5座。现场绿网覆盖面积累计达130000平米,隧洞排水沉淀池完成9座,其余已按照图纸开始施工。
2018年继续落实项目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节能减排专项措施,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的同时,大力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逐步淘汰掉一些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资源利用率低的工艺、设备和装置,以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建立了健康管理制度,明确了职业危害的的监测、评价和控制的职责和要求;为员工配备安全帽234个,防尘口罩450个等相适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并监督作业人员按照规定正确配带、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对厨师进行体检、办理了健康证,并为作业人员购买、发放了防噪耳塞280个。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中国全面高速发展的今天,青海引大济湟西干渠五标目部从生态环境、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全力推动绿色生态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