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固执叫责任,有一种信仰叫认真。西安阿房宫项目总承包部工程技术部主任宋红民在大家眼里就是这样的。
今年38岁的宋红民最早是一名水利建设悍将,2015年12月他主动请缨,放弃从事多年的水利行业,转岗成为一名房建工作者。自参加西安阿房宫项目建设以来他以身作则,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已。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
项目前期策划对工程的开展极为重要,三个地块均处城中村,现场交地、和图纸供应成为重中之重。宋红民主动与地产、当地村民、项目公司、施工项目部沟通协调,为项目如期开工打下坚实基础。伴随着施工开展,他组织编制详细的管理制度、奖惩办法、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组织各部门持续开展夜班值班、带班活动,并监督落实。参建三个月,宋红民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变了一个样,项目上的年轻人赞美他是好样的,并将他视为学习的对象。
陕西省今年的治污减霾形势十分严峻、在周边很多项目停工情况下,他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现场硬件设施配置,保证了现场土方作业正常开展。现场的工程进度、实体质量、文明建设、场地布置,材料堆放、工完场清等方面,均领先周边其它项目。
项目部正式开始模板安装工作时,大家都想着只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就好。第一次砼浇筑完成之后,宋红民看完模板排布效果后很不满意,他说:“我们代表的是水电十五局,我们不能给公司抹黑”。经组织体系人员共同探讨,最终在模板的排版上有了新的想法,在每次模板安装前 “排兵布阵”,在CAD上设计好模板位置,计算好面积,排除宽度小于20厘米的小模板出现,尽量将小模板布置在边缘位置或房梁交接处,以达到“三面一线”的效果,不仅确保了外观质量,还方便后期的装修。
传统卫生间等排水设施预留洞口工法在后期运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渗漏现象,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及客户满意度。去年6月中旬,宋红民立即组织部门人员查阅资料,仅一个月时间就做了10次试验,完成了卫生间设施排水管道安置的创新,提出止水节工法。不仅简化了工序、方便安装,还消除了因管材热胀冷缩产生渗水的现象。平均每层现浇型止水节比传统的止水节安装工艺提效1小时,节约成本50元。此项工艺现已在阿房宫项目总承包部全面推行。
回首走过的路,宋红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所有同事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宋红民刚参加工作就去了省外,从未离家如此遥远过的他,既要尽快适应工作,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又要适应他乡生活,那些日子,多亏了同事的陪伴和理解。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地,都留有他和同事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身影。每每说起当年的同事,宋红民眼睛里都会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同事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和所有电建人一样,项目在哪,宋红民的工作就在哪。说起家庭、孩子,宋红民沉默良久,对于亲人他一直心怀愧疚。家中老人年事已高,他却不能在身边尽孝,老人为了让他安心在外工作,在电话里总是报喜不报忧,告诉儿子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妻子也是一名水电建设者,同样常年在外。2011年孩子的降生,给家庭带来万分幸福的同时,宋红民的愧疚更多了,每次回家从一开始的孩子不认自己,到走的时候孩子的依依不舍;今年4月18日答应过一定回去陪孩子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离家仅仅不到20公里的他却因为工作原因也没能回去。每想到这些,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亏欠的太多,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
工作十四个年头,宋红民没有豪言壮语,始终行走在电建的路上,默默无闻的演绎着自己的角色,以一个长者的姿态诠释着电建工人吃苦、奉献的精神。他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这份职业,也用自己的努力工作,为亲人们撑起一个安宁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