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党员的力量

来源:采风第七组 科研设计院 作者:王伟亮 时间:2017-05-26 14:45 分享

沣科花园项目有这样一群80后党员。

他们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在科技创新应用中有胆有略;

他们团结一致、敢于担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有勇有谋;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展示了党员的榜样力量。

亮身份、树形象,争创党员“先锋岗”

在工程管理部主任朱斌的办公桌上,醒目地摆放着一个“党员先锋岗”的桌牌。

朱斌是2013年分配的大学生,90后,现任项目副总工,工程管理部主任。一路走来,从零基础到处理工作游刃有余,他用勤劳和汗水铸就了成长之路。

在项目,他始终是最早一个上工地,最晚一个离开办公室。工作中,他谦虚谨慎、胆大心细,始终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的工作方式,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从“菜鸟”蜕变成了一名技术骨干。

朱斌认“死理儿”。担任栋号长期间,他愣是拿着施工图纸跟钢筋绑扎工师傅一根一根对标号、询问关键环节,边检查、边学习。最终,通过努力,所管辖的楼栋一次性验收通过率达到了100%,他自己也被评为项目“生产先进个人”。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小伙子自信的说,“前途虽有荆棘阻,笨鸟先飞亦超群!”

党员责任区就是战斗堡垒

在政府铁腕治霾的高压态势下,商混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正常生产。

项目生产副经理周庆,F区项目负责人,第一个冲出来蹲守商混站,10个白天和昼夜的坚守,搞协调、定方案,硬是把已滞后的生产任务“拽”了回来。

在F区施工现场赫然悬挂着一个“共产党员责任区”标识牌,用他自己的话讲:“党员带头分片管理,就是时刻警醒自己,要比别人更突出,从各方面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工作中他敢为人先、以身作则。在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看图纸、查安全、催进度,把“共产党员责任区”经营的有声有色,施工图纸浸染了他斑斑汗珠,现场角落留下了他坚实脚印,“结结实实建高楼,踏踏实实干工作”成为他最真实的写照。

要配得上“党员”这个称号

“技术方面有啥问题都要善于思考,主动解决,咱要配得上总工这个头衔”郑飞掷地有声的说。

作为项目总工,他还肩负着生产任务,初见他时,刚从工地回来,左手拎着安全帽,脸颊晒的黝黑,显得很结实,衣服上的汗水直渗到了腰间。

“作为一名党员,言谈举止、生活作风都要体现出党员的样子,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说着,顺手放下了安全帽,还有意的摆放整齐。

郑飞爱“钻研”。在沣科花园项目策划过程中,他认真研究图纸,借鉴行业先进施工经验,提出采用门洞口结构梁进行下挂工艺,避免了二次浇筑;优化卫生间止水节采用预埋工艺,有效地防止卫生间排水管根部渗漏,使得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用工数量。

“任务紧,检查多,夜里12点以前,郑飞从来没睡过觉,他身上那股敢冲敢斗的劲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项目同事敬佩的说。

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

人员年轻化是沣科项目的特点,也是优势。支部书记华辉,在党支部工作会上提出: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关键岗位和重要工序必须都有党员,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首先做到”,华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

在同事们眼里,华辉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懂经营、善外协、精技术,是项目经营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对外协调,在项目施工用砖、砂石料等材料供应紧缺的情况下,他多方联系,积极协调,保证了项目的正常生产。

在一次施工当中,F区地块因村民滋扰,阻挡现场混凝土浇筑,当时正值午夜12点左右,在华辉的带领下,9名青年党员,二话没说,掀开被子,披上褂子就上阵,有的现场协调,有的安抚群众,有的检查施工部位……

等到现场恢复正常时,已是凌晨3点,“奔跑吧,兄弟”大家相互调侃道,倦意早已全无,一串串爽朗的笑声,瞬间被轰鸣的机械声所吞没……

团结就是力量,党员这一称谓,既意味着身份和党性,又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沣科项目的9名党员,他们用行动坚守着一份信念,传承着一种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感染着周围的同志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工作任务。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2016年11月5日,在庄严的党旗下,朱斌郑重的进行了宣誓,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沣科花园项目这群80后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合格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传播着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正能量。

这就是党员的力量!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