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线施工现场40余台破碎锤同时开挖作业,撞击的声音与河水流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着黄河引水工程时代乐章。
“距延安黄河引水工程黄延线通水目标仅剩余135天,当前的重点、难点环节就是管线开挖安装。”延安引黄工程项目负责人说。
“为了确保黄河引水工程‘9.30’通水目标,需要刻不容缓的完成最后一道管道安装工序。”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参建人员都清楚施工的紧迫性、重要性。
据了解,延安黄河引水工程是陕西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是支撑和保障延安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是事关延安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建成后可解决100万群众的生活用水。
抢赶工期 措施护航
管线开挖安装工程的重难点环节主要集中在延川县新舍古至文安驿梁家河段,该段管线全长10.17千米,管线穿河段长6.2千米,相互交叉达17处。河床段岩石坚硬,8万立方米的石方难于开挖破碎。
从四月起,项目部以劳动竞赛活动为契机,迎难而上、攻克难关,召开专题会议、倒排工期、优化方案,因地制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细化工期目标,明确到人,分解到每一天。各部门通力配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天气情况,全方位确保工程进度。
目前,该施工区域管道开挖安装已完成穿河段10处,总进度已完成80%,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线安装进入通水倒计时阶段。
解决障碍 投入得当
“管线开挖不仅与河床段交叉,还与延延高速公路、210国道、文安驿新区建设相临,施工空间受到挤压。”现场技术员庞聪介绍到,为了周围环境及当地村民的安全,以往的爆破作业不允许使用,只能采取破碎作业。
经过试验,延川县新舍古至文安驿梁家河段石方为3级坚硬的页岩、砂岩,仅次于花岗岩硬度,尤其与河床交叉处石方开挖深度近8米,地表6米以下全是坚硬的页岩、砂岩,开挖破碎难度可想而知。
项目部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决定购买国内先进的锯石机、劈裂机对穿河段岩石进行切割开挖,相对于地形较为平整河床地段,石方开挖提高到每天1000余立方米,管道安装平均每天完成80余米、13节管子,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调整思路 对接通畅
“受地形影响,项目上投入的大型破碎设备遇到场地狭窄、河床起伏,就难以发挥自身作用。”庞聪严谨认真地谈着设备的优良性和不足之处。
在梁家河桥头处680米管线范围内,管道开挖作业宽度不足5米,施工空间有限,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岩石坚硬。其中,管线经过线路与文安驿新区正在建设的梁家河干部管理学院相交叉,为了尽快完成该段的开挖安装施工,项目部调整思路、主动出击,积极配合业主、主动找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沟通。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多方协商沟通,正在建设的梁家河干部管理学院最终愿意空出时间、腾出场地,让路于黄河引水工程。项目部投入20多台破碎锤集中开挖该段石方,每30米左右就有一台破碎安装设备。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顺利完成该段开挖安装。
项目部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为当地单位提供便利,促进了双方和谐相处,虽然增加了施工成本,但是赢得了时间,赢得了赞誉,创造了一个更加和谐的施工环境,彰显了央企风范。
延安社会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匮乏的瓶颈因素制约,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的建成将深化延安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这仅余的施工时间内,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的泵站、水库、管线等作业面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施工,各参建单位以质量安全为前提,狠抓工程进度,全力以赴铺设通往延安市区管道,确保“9.30”通水目标,力争早日让延安百姓喝上纯净的黄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