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聂,陕西省长安县人,中国水电十五局马里古伊那项目部电焊工人。
初次与老聂相见,是来马里的当天。时值2017年元月,尽管国内已是寒冬腊月,但是到了马里,中午的时候气温能达到三十多度,强烈的日光伴着紫外线照在身上,火辣辣的;傍晚时分,凉风袭来,让人顿觉清爽。此时门前不耐冷的黑人保安们,早已披着棉大衣,围坐在篝火旁闲聊。
迎面一里开外便是灯火辉煌的费鲁水电站,她就像马里西部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就在这样静谧和谐的夜色里,老聂蹲在项目部门前的宣传牌下,与家人上网聊天,此时国内已是午夜时分,但是时差的力量在亲情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待他依依不舍和家人话别后,我上前打一声招呼,然后便在篝火边坐下来和他聊天。当聊到对于这里工作生活的感受时,老聂被日光晒黑的脸上总会洋溢出一种满足的神色。
老聂说这里工作实在“嘹滴很”,他都来了好几个月了,目前在修理厂上班,下班后没什么事就上网和国内亲人聊天。生活嘛,那就更美了:大块的牛羊肉吃上,偶尔喝两瓶啤酒就很舒适惬意。美中不足的就是喝不惯当地的啤酒,不管咋品尝都不如咱的干啤、九度。我想可能里面没有地道的家乡味儿吧。“最让人发馋的还是那一口咱老陕六年西凤的爽口。”老聂咂了咂嘴说到,白酒在这个信奉伊斯兰的国度奇货可居。
除了喝酒,老聂还喜欢唱歌跳舞,说着说着,他就和黑人保安又唱又跳: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老聂的歌,唱的很有韵味,歌声嘹亮,富有情感;舞也跳的很溜,尽管年龄五十开外,但是身体壮实,跳起舞来,舞姿刚柔相济,灵动自如。
没过几天,工地上的活儿来了,老聂便头戴安全帽上了工地。古伊那项目还在费鲁电站上游四五十公里的地方。
在工地上再次见到老聂时,只见他正左手拿着防护眼罩,右手拿着电焊头,眼前冒出刺眼的电火光;而在这刺眼的火花中那双灵动的手正如同裁缝缝制衣服一样,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迟滞,所有的焊接零件就如同一件件艺术品一样。据说技术员每次给他加工图纸后,他都要去现场实际勘察,力求准确无误,精益求精。
项目百吨水泥罐吊装架安装时,三十多米高空作业,酷暑高温四十多度,这是他人生遇到的一次较大的挑战。关键时刻老聂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连续作战,用同事们的话说就像“钉”在了现场,给当地雇工做安全培训、和操作人员现场技术交底、讨论方案,现场指挥吊装……硬是和一帮“洋徒弟”们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老聂两条粗壮的臂膀也全都晒脱了皮。
下班之余,在当地酒吧,老聂和三五好友划拳喝酒,只见他指法灵活,思维敏捷,偶尔传出的宏亮欢呼声便预示着老聂取得了胜利,大战几回合后,便知老聂酒量不一般。
老聂对待黑人很友好,除了自己努力学习法语和当地班巴拉语之外,还教会厨房帮灶的玛姆学说中国话。“我爱你”玛姆学会了,也搞懂了,然后笑着对老聂说:“我爱你,赛巴奔(大坏蛋)!”。
在工地上,老聂看到有些黑人雇工没饭吃,他就自己掏钱买饭给他们吃,他说绝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上班,这样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
当我问及老聂来到这个陌生偏远的地方工作后悔不后悔时,他没有直接回答,他掏出手机,然后用手机QQ网名——“人生无悔”四个字把一切都告诉了我。
是啊,多少电建人选择去世界各地干工程的时候,纵使他们背井离乡,纵使他们面临艰苦环境的考验,但他们早在自己的心中刻下了“人生无悔”四个字,勉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老聂,人生无悔,无悔人生,我来古伊那项目,亦无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