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联
春联往年都是买的,今年大石门项目部的春联,我们自己写。
年前,专门在县城买了毛笔、墨汁和红纸。提前在网站挑选了对联的内容,既贴近生活和工作,又表达新年祝福。比如:小康社会和风畅,大禹人家笑语喧;筑坝拦河存富水,修渠整地灌良田。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年三十上午,等太阳升起后天气暖和,项目部请年长的监理总监郭老亲自题写。
红纸,就像记忆中的那样红,红的热闹,红的铺天盖地。墨汁一开始有些淡,摇匀之后就明显变浓了,墨香味在摇匀的过程中,弥漫整个房间。总监写字,我们两个后生便当起了书童,负责裁纸、添墨,摆放对联晾干墨汁。对联的内容,老先生自己做了搜集,写的过程中还一一挑选。对于形式,也是精益求精,大小十二幅对联用了隶书和行楷两种字体,其中一幅因为一个“腾”字的结构不够理想,便果断作废重新。
老先生是书协会员,字本出于颜体,尽管年纪已长,气力不如从前,但写出“千古江山”和“大展宏图”时,依然带着壮阔的气势,表达着“高歌猛进”的情感。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挂灯笼 贴春联
对联已经写好,贴对联挂灯笼就是年轻人的事情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旦前才来项目部顶岗实习的七个小伙子,他们是九四后、九五后,今年春节期间都留了下来。相比于校园生活,千里之外的沙漠戈壁,工程施工的紧张艰难,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给他们开启新的人生课堂。
他们分布在项目各职能部门,不仅平日做起工作来认认真真,挂灯笼贴对联也是兴致高涨,扛着梯子,拿着胶棒、胶带,两三个人一组,顶着寒风,在一个个的大门上贴上对新年的希冀和对生活的憧憬。办公区和宿舍的门楼前挂着的大灯笼,走廊里的横梁上挂上小灯笼,看着忙活的小伙子们,情不自禁的感动于青春的力量,随风起舞,鼓圆了腮帮子烂漫的笑着。
他们尚未毕业,想必也从未在外地过年,今年春节对他们而言格外与众不同。因此,大石门于这一群年轻小伙子而言,不仅是一座水库,更是,是由此走向远方,实现诗一般梦想的人生新起点。
除夕 雪
边城荒寒,不过这里的年夜饭,还有酒,也和家里的一样美味,一样醉人。
饭后,热情不减的人们唱歌,摇滚或者其他什么,其实什么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喊出来,要吼出来。满含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期待的声音,这声音透过铁皮房子,穿过院子,传入沙漠和一片黑暗,迎接第二天的阳光。
除夕夜间,雪。
正月初一的早上,大人们也忍不住要在洁白的雪上写下祝福,手指冰冷,却内心欢快。新的一天、一年,就该是如此令人惊喜。
包饺子
上午十一点半,点燃鞭炮,开饭。
食堂两位师傅,做四十多人的饺子,之前还有些顾虑。去年的教训是,前一天晚上包会影响饺子的口感,如果初一早上开始包,开饭时间却难以保证,只好先把开饭时间定在了下午一点,比平时早了半个小时。
早上十点,根据年夜饭上的约定,我去挨个叫了会包饺子的同事们,到食堂的时刻,包饺子已经开始。不一会儿,大家都来了,没叫的同事也来了,连不会包饺子的也来帮忙了,热情之高,出乎意料。
40余人的饺子,不久即包好,看了下时间,不到十一点,食堂师傅说,开饭时间提前到十一点半。
初一休假,初一之后即开始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闲暇的时间仅初一一天,自此以后,今年的每一天都是工作。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不久以后,让边城因电而更加明亮,让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过上比今天更美好的生活。
边城荒寒,十分遥远,但是家温暖,且近在咫尺。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呢?”。
天涯不是家,可人在天涯,家就在天涯,春也就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