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信息 >> 正文

经济晴雨表变色:煤电油需求大减

时间:2008-10-22 09:51 分享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2008-10-22

  做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成员,显然,中国经济无法绝椽于目前正在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走软的局势。而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元素的煤、电、油,市场需求呈现减缓的态势也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做了很好的注脚。
  
  电:用电需求增速大减
  
  来自湖南省电力公司的数据,今年1至9月,湖南省全社会用电量为692.95亿千瓦时,虽然同比增长7.69%,但增速比去年的15.27%大幅降低。“主要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时,社会用电量的需求同样也会减少。”省电力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湖南省的情况其实仅仅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9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26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7%,较1-8月10.19%的增速有所回落。前三季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9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8%,而去年同期则为16.8%。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9月发电量同比增速为16.4%,今年1-8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0.9%。
  “由于经济放缓,需求不足,中国发电量增速已经出现连续回落,其中6月-9月回落更为明显,今年后几个月的发电量增速可能不会超过10%。”中电联燃料分会会长解居臣表示,同时解居臣还预计,中国全年发电量增速将不超过12%,更是低于去年的14.44%。
  另据了解,今年8月中国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仅增长5.14%,为八年多来最低增幅。因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奥运相关的企业停产抑制了电力需求。
  
  煤:800多万吨煤炭压港
  
  截止昨日,大唐湖南分公司电煤储存量为16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2万吨。“因为社会用电需求增幅减缓,进而影响企业对电煤的采购及储存。”大唐湖南分公司相关人士解释。
  在经济发展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以导致连锁反应。作为煤炭市场的终端,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市场需求量的减少,导致煤价高涨趋势呈现萎缩态势,而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秦皇岛港则呈现出近些年少有的“煤梗阻”,800多万吨煤炭压港,即便秦皇岛将在港口存煤的免费期限,从原来10天缩短到5天,超过期限没有装船运走的煤炭储存费用从每吨收取2毛钱增加到4毛钱,但是收效依旧有限。
  不仅仅是电力行业,国内煤炭市场下游的钢铁、水泥、化肥等产业也对煤炭需求开始减缓。以钢铁企业为例,钢价已经连续4月下降。截止10月17日,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33.4点,比上周下跌13.1%,相对上月下跌28.0%,比去年同期下跌13.3%。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首次出现价格指数同比下降。这也迫使国内部分钢铁厂已经限产。钢铁厂限产后,对焦炭需求减少,于是煤炭企业不得不跟着限产。
  除“内忧”外,“外患”对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下行局面也起着一定影响。根据环球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每周指数显示,10月17日国际煤价已经降至104.70美元/吨,这一价格较一周前�10月10日�又下跌了7.2美元/吨,单周跌幅达到6.4%,较此前一周7.7%的跌幅略有缓和,但伴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国际煤价的大幅下跌也没有止步。
  
  油:成品油有效需求回落
  
  整体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市场对成品油有效需求相应回落。海关统计显示,9月份我国进口成品油255万吨,环比下降24%。其中,进口汽油12.3万吨,环比下降68%,进口柴油33.9万吨,环比下降62%。仍旧是来自海关的数据,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汽油195万吨、柴油604万吨,而奥运前的5、6、7三月,进口量尤为惊人。7月我国进口汽油61万吨、柴油97万吨,创下年内新高。“连续数月的大规模采购实为保障奥运期间成品油供应。”中石化相关人士透露,但这种局势在9月之后会将发生变化。
  9月,亚洲最大炼油厂之一的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潮公开表示,在连续9个月的大举采购成品油导致储备过剩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确可能自9月份起停止进口汽油、柴油等成品油。
  业内人士分析,成品油需求的放缓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油价的节节走低使得市场普遍看衰后市,浓厚的观望氛围抑制了市场投机需求。国际油价在今年7月份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一路走低至目前每桶80美元。另一方面,整体经济的放缓也使得成品油有效需求相应回落。易贸资讯能源分析师表示,国内商品出口的放缓已经严重影响了柴油销售,他预计,四季度国内柴油需求仍将低迷不振。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