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我的青春与塞内加尔不期而遇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郑欣欣 时间:2025-09-22 15:07 分享

还记得在8月的分配会上,我在志愿表上郑重地写下了“塞内加尔大米之路项目”。

非洲西端,大西洋畔。这个陌生的国度对我来说既遥远又神秘。我想亲眼去看看“一带一路”上的模样。

“趁年轻,多走在路上。”22岁的我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踏上了一场未知的旅程。

我们一群年轻人从国内飞往非洲,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汇合。飞机落地的那一刻,窗外的非洲天空格外明亮,空气里带着热烈的气息。走出机场,项目部早已派车等候。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陌生的语言、不同的肤色、全新的环境,让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一路驶向工地,车窗外不时闪过椰林、集市和红土大地。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抵达了位于腹地的项目营地。

咖啡色的营房整齐排列,工地的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这里,就是我未来几年奋斗的地方。

营区虽远离城市,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宿舍、食堂、篮球场、健身房……为大家营造了“小家”的氛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食堂的饭菜。厨师常常变着花样为我们准备家乡味道:凉皮、肉夹馍、臊子面……哪怕身在万里之外,也能吃到熟悉的味道。每到周末,食堂还会给大家加餐,有时是火锅,有时是烤肉。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满足。

宿舍是标准化配置,独立卫浴、桌椅柜子一应俱全。下班回到房间冲个热水澡,躺在床上刷刷手机,仿佛和国内并没有太大差别。

生活节奏单调而规律,从宿舍到食堂、办公室不过几步之遥。有人在营区里开辟了一块小小的菜园,种上了西红柿、辣椒和香菜,成了大家上下班路上的一道风景。

远离都市的繁华,有时确实会觉得孤单。但我常常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海外项目,就要经得住寂寞、耐得住考验,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

大米之路是当地水稻农业区一条全长121公里的现代化土路,承载着改善交通、促进民生的重任。每天清晨,工地上车辆轰鸣,洒水车来回作业,推土机平整路基,工人们挥汗如雨。

我第一次走上工地时,脚下的红土地松软而炽热,烈日直晒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但当我看到那一段段逐渐成形的路基,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条路,未来将成为塞内加尔农产品运输的“大动脉”,真正造福当地百姓。

“修路是辛苦活,但想到村子里的人们能更快把大米、花生运出去,就觉得一切值得。”师傅的话,让我对这条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9月的首个周末,项目部特意组织新员工到首都达喀尔团建。对我们来说,这次外出格外令人期待。我们参观了非洲复兴纪念碑,登高远望,大西洋的海风扑面而来,心胸豁然开朗。还去了当地市场,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晚上,大家围坐在餐厅里,品尝着当地的烤鱼和咖喱饭,欢声笑语不断。

返程的路上,车里回荡着歌声和笑声。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即使远在异国他乡,我们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温暖。

短短2个月,在塞内加尔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每天和不同肤色的伙伴们一起挥汗如雨,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法语和沃洛夫语。

青春或许就是这样:在未知中勇敢,在挑战中成长。作为一名海外建设者,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我们修的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条承载中塞友谊与发展的“幸福路”。

22岁的我,把汗水洒在非洲的大地上,把梦想写进这条“大米之路”。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在这里留下更多青春的印记,与这片土地共同见证“一带一路”的故事。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