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夏日,一轮烈日,仿佛一个大火球,灼热,刺眼,把大地炙烤得宛如蒸笼炎炎夏日。周末有事必须回老家一趟,想到在老家的酷热难耐,实在是压力巨大。没想到到家后,叔叔、舅舅家个个都装上了空调,不由得我思绪万天。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一到三伏天,热浪肆虐,整个村庄像烧透了的砖窖,使人喘不过气来。那个时候村子还没有通电,自然也就没有风扇和空调,唯一能驱暑的只有扇子。
蒲扇质轻,价廉,几毛钱就能买一把,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应用最为广泛普及率最高,大江南北神州上下处处可见它的身影。至今仍记得一只手吃饭一只手摇扇子,满头大汗的样子,盛夏的夜晚,吃过晚饭,村里人就三三两两的搬着凳子到村头的场院里纳凉,手里自然少不了降温“神器”——蒲扇。
男人们谈论着庄稼的喜人长势,期待着秋天的丰收,女人们则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家长里短的闲聊,人人手拿一把扇子,一扇一摇之间,空气被蒲扇带动,拂在人脸上,微凉。小孩子们围着大人们追逐打闹捉迷藏,热的满头大汗。
闷热难耐的我一头扎进奶奶的怀里,奶奶把我揽到怀里,一边摇动着扇子,一边指着天上的星宿,给我讲不知道讲了多少遍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蒲扇上下摆动,不仅能给我带来阵阵凉风,让我享受着清凉,还能驱蚊赶蝇,扇起乡村孩童遥远的遐思和美好的憧憬,不知不觉中就在奶奶的怀里进入了梦乡。
后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也逐渐发达起来了,村里通了电,一下子整个村庄都明亮了起来,电风扇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堂屋里有吊扇,吃饭的时候无论坐在哪个座位,都能吹到凉爽的风。卧室里有落地风扇,还可以摇头,睡在床上凉风从头吹到脚,就像有人在轻轻按摩,很快就可以入梦。不过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全力发展的阶段,农村停电跳闸是常有的事情。一遇上停电,电风扇就成了摆设,屋子里闷热异常,蒲扇又从角落里被大人们捡起,一摇一摆的为人民服务。
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我们电建人修建的水电站一座座拔地而起,提供了清洁能源,先后一批重大西电东送项目,重点大型水电工程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兴建而起,彻底摆脱了我国电力供应不足困境,电力24小时供应,老百姓再也没有停电烦心事。我们电建人也为国家社会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尤其是脱贫攻坚全面实施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我们作为央企一员,也肩负起国家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十五局定点帮扶了洛南县上庙村,给新疆民丰县派出了优秀的扶贫干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2020年全国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夏天房子有空调,不在忍受夏天炎热的酷暑,日子也一天比一天更加红火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忆往事,我们心潮澎湃;看今朝,我们慕搏进许。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我们都应当永远不忘党的历史,时刻铭记党的恩情,不忘初心,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