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职工文苑 >> 正文

基层,成长的沃土--读《梁家河》有感

来源:第四工程公司 作者:袁欣欣 时间:2018-06-07 16:35 分享

近日,读了《梁家河》,读完以后内心澎湃、颇有感触。

纪实文学《梁家河》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深刻体悟,书中所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艰苦奋斗的精神、务实苦干的作风以及同群众同甘共苦的真情,让人不由生出满满的敬佩与感动。这给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觉悟做了典范,亦给当代青年坚定理想、奋斗成才点燃了希望。

习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不禁在脑海中闪现了一个问号,梁家河到底隐藏着什么大学问?带着好奇心读完,我才明白,梁家河代表着基层,代表着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越是在基层,越接近群众,越是能学到大智慧、大学问。

到基层去实践、去锻炼,是党员及青年同志成长的平台,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是未来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基层,坚定初心

初到梁家河,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这些不同的概念在习近平脑海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他第一年的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紧接着就发生了被人们议论拿面包喂狗和传的沸沸扬扬的“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事件,陌生的环境里,周遭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习近平感到十分孤独,这份孤独也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痕。他迷惘、彷徨,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习近平坦言他当了一次“逃兵”,他请了假回北京探亲,却不料,因为失去北京户口,被当地公安局当作“倒流”人口抓了起来……

再次回到梁家河,是在五个月后。“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习近平表明了心迹。

由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就是在梁家河,让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了他的初心,并且始终做到不忘初心。

基层,磨炼意志

在梁家河,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坝。村里把不擅长田间耕种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基建队(农田基本建设队),专门打坝、修梯田。

当时农村没有大型机械,打坝要靠人力一层一层把土铺好,再用很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密实起来。这是强度非常大的体力劳动。

“一人一天要推200车。”乡亲们说,八架子车才一方土。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累多苦,“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乡亲们这样评价。

在梁家河,习近平从来没有抱怨过、偷懒过,遇到再重的活,他都扑着身子带头干。正是这段看似苦涩的岁月,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

基层,学习智慧

插队期间,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对农村里的各种活计,习近平已经干得很娴熟了。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带来的针线包派上了用场,尽管针脚不那么齐整,但也有模有样。他说,自己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在梁家河,习近平不仅学会了干农活的技巧,生存的本领,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梁家河,他学到了做人的大智慧。

基层,收获欣慰

1972年冬,习近平加入了共青团。

1974年1月,公社党委批准了习近平的入党申请,接收他为党员。随后,梁家河大队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

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打水坠坝、建沼气、成立铁业社、办扫盲班……梁家河的村民一步一步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全村人都没有上山干活,排成长队为习近平送行,一直送到十多里外,习近平落泪了。

习近平虽然离开梁家河了,但他的感召力一直存在。梁家河的村民们凭着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从土窑洞到新楼房;生病不再硬扛着;农民变身上班族,梁家河走进了新时代。此刻的习近平看到了梁家河的村民过上了好的生活,看到了延川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无比欣慰。

梁家河,一个小村子,蕴涵着大智慧。

如今,我们过上了好生活,作为党员同志和当代青年,更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向习总书记学习,到基层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发挥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怕吃苦,敢于吃苦,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在基层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收获人生大智慧。

作为电建人,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深入施工一线,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发扬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企业作风,建出一项项为民造福的伟大工程。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