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按照程序,由我单位参与申报的项目“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有关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25年9月4日至9月10日(不少于5个工作日)。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内容及相关信息持有异议的,可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的处理异议,单位异议要求盖单位公章,个人异议要求署明异议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及电话等,异议人可要求保密。口头和电话异议、单位异议未加盖公章、匿名异议、逾期提出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马 陈
联系电话:029-89502501-8205
邮箱:15jmachen@powerchina.cn
附件: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公示信息
1、项目名称: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2、提名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提名意见:
西安理工大学李炎隆教授团队长期以来以国家级科技项目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依托,针对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面临的技术瓶颈,结合多个土石坝的工程建设和运维实现产学研用的协同攻关,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解决了可靠性精准分析难题,建立了数据-物理驱动的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运行安全准确评估技术瓶颈,开发了土石坝溃坝动态风险评估及处置技术,实现了溃坝动态风险防控,形成了土石坝“保可靠、准评估、防溃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体系。成果直接应用于西安市水源地黑河金盆水库、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堆石坝(镇安)、沙河抽水蓄能电站等30余座典型工程并辐射到国外,有力推动了土石坝安全控制与风险防控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我国成为世界水利技术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名该项目为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项目简介:
土石坝是由土、石料等当地材料填筑而成的坝。我国已建土石坝数量约9.5万座,最大坝高超300m,我国土石坝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居世界首位,如何保障大坝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土石坝材料性态复杂、服役条件多变、多源风险耦合,由此引发渗漏、变形、失稳,甚至溃坝等突出工程安全问题。大坝一旦破坏,将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加强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防控。尤其是当前雅下水电开发和抽水蓄能电站大规模建设对土石坝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提出更高要求。开展土石坝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研究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我国大规模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推动了土石坝安全分析和控制理论的技术进步。然而,长期以来土石坝安全风险防控主要依赖以经验方法为主的绝对安全控制手段。水利工程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的风险。土石坝安全防控亟需从传统“安全控制”向“风险防控”转变,其中主要面临结构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不完善、运行安全评估技术智能化程度低、溃坝风险防控技术落后等技术瓶颈。特别是当前流域梯级水库群开发和极端复杂服役条件使上述问题愈加突出。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项目组以国家和企业项目为依托,结合积石峡、玛尔挡、镇安抽蓄等工程建设与运行,针对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面临的技术瓶颈,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解决了可靠性精准分析难题;建立了数据-物理驱动的安全智能评估方法,突破了运行安全准确评估技术瓶颈;开发了土石坝溃坝动态风险评估及处置技术,实现了溃坝动态风险防控,形成了“保可靠、准评估、防溃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全链条关键技术体系,推动了安全防控从“安全控制”向“风险防控”转变。
本项目创新成果如下:
(1)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
(2)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驱动的结构安全智能评估方法。
(3)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评估及处置技术。
依托项目组研究成果,制定行业标准8部;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17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55篇,其中SCI/EI收录105篇。成果直接应用于西安市水源地黑河金盆水库、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镇安)、黄河上游已建最高面板堆石坝(玛尔挡,211m)、国内已建最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去学,173.2m)等30余座工程并辐射到国外,为工程建设运行提供了可靠性分析、安全评估预警、溃坝风险防控全方位技术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土石坝防灾减灾领域技术进步。
4、客观评价:
(1)以邓铭江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土石坝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025年7月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29)查新结论:“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分别涉及到该查新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但国内外均未见与该查新项目查新点相同的文献报道。”
(3)国家973计划研究课题(No. 2013CB036403):“建立了单一安全系数-可靠指标-年计失效概率相协调的设计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尚属国内外首创,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No. 51722907):“根据项目结题评价指标和有关规定,经审查,准予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51979224):“根据项目结题评价指标和有关规定,经审查,准予结题。”
5、应用情况:
以国家和企业项目为依托,项目组针对土石坝结构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不足、动态安全监控技术水平低、溃坝风险防控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结合镇安、玛尔挡、去学等高堆石坝工程的建设,形成了土石坝安全控制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体系,推动了我国土石坝防灾减灾技术的进步。成果直接应用于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堆石坝(镇安)、黄河上游已建最高面板堆石坝(玛尔挡,211m)、国内已建最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去学,173.2m)等30余座典型工程并辐射到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成为世界水利科技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6、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序号 |
知识 产权 类别 |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圆筒型冲刷试验设备 |
中国 |
ZL201811223403.7 |
2019年09月27日 |
3543061 |
西安理工大学 |
李炎隆、王琳;陈祖煜、刘云贺 |
2 |
发明专利 |
一种土石坝溃决监测与抢护系统及抢护方法 |
中国 |
ZL202110105240.8 |
2022年08月02日 |
5353559 |
西安理工大学 |
李炎隆、王琳、薛一峰、武钰淼 |
3 |
发明专利 |
基于门限回归理论的面板堆石坝坝顶沉降经验预测方法 |
中国 |
ZL202010010751.7 |
2024年02月23日 |
6735588 |
西安理工大学 |
温立峰、张海洋、李炎隆 |
4 |
发明专利 |
一种抵偿投影面高程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中国 |
ZL201610231131.X |
2024年11月08日 |
7507349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李祖锋、赵文君、尚海兴、赵庆志、何小亮、柯生学、张钊、王有林、邢瑞蛟、张耀、杨树文、马下平、李瑞雪、尹业彪 |
5 |
发明专利 |
基于指定轴线变形最小标准减小任意带高斯投影变形方法 |
中国 |
ZL201610231029.X |
2018年10月30日 |
3130128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李祖锋、赵彦华 |
6 |
规范 |
梯级水库群安全风险防控导则 |
中国 |
NB-T 10882-2021 |
2022年6月 |
国家能源局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五凌电力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 |
周建平、杜效鹄、李永红、周兴波、高洁、王玉杰、刘娟、殷峻、玉军、武明鑫、王富强、陈根发、喻葭临、王继琳、程立、张雄、孙平、何胜明、孙玉军、周华、李攀光、杨弘、李海枫、张毅、潘宏、李守义、李斌、王立、秦鑫、黎静、张晓光、王琳 |
7 |
规范 |
水电工程安全隐患判定标准 |
中国 |
NB/T 11096-2023 |
2023年2月 |
国家能源局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杜效鹄、周兴波、杨弘、周恒、李茂、王继琳、刘云峰、张晓光、江婷、孙漪蓉、杨子儒、龚建新、唐忠敏、彭森良、康雄、张妍、詹志发、姚虞、王寿宇、李祥、刘国阳、郑琳、薛美娟、潘建、肖国勤、徐恺、戴陈梦子、孙卫、贾超、曾辉、张云、段斌、黎静、姚云龙、刘政、杨延东、张燕、冯燕明、邹青、张合作、张晓光、李斌、李广凯、覃事河 |
8 |
规范 |
土石筑坝材料碾压试验规程 |
中国 |
NB/T 35016-2013 |
2013年6月 |
国家能源局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赵贱清、欧阳海宁、于新华、李小泉、陈定贤、张永全、沈蓉、王星照、赵继成、蔡昌光、甘霖、袁光国、李朝政、李伟、易永军、李晨、赵海斌、戴晓兵、陈江、梁艳萍、汤轩林 |
9 |
论文 |
ResGRU: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settlement prediction in CFRD based on the spatiotemporal feature fusion method |
中国 |
173 (2024) 106518 |
2024年 |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
西安理工大学、青海大学 |
张野、钟雯、李炎隆、温立峰、孙新建 |
10 |
论文 |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ascade dam-break flood in the downstream earth-rock dam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coupled CFD-DEM |
中国 |
635: 131162. |
2024年 |
Journal of Hydrology |
西安理工大学、青海大学 |
邱文、李炎隆、张野、温立峰、王婷、王璟、孙新建 |
7、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
李炎隆 |
排 名 |
1 |
行政职务 |
院长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工作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完成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对整个项目进行整体领导。 |
姓 名 |
杜效鹄 |
排 名 |
2 |
行政职务 |
集团首席技术专家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完成单位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李祖锋 |
排 名 |
3 |
行政职务 |
一级技术专家/副总工程师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及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赵玮 |
排 名 |
4 |
行政职务 |
副总工程师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汤轩林 |
排 名 |
5 |
行政职务 |
院长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许建军 |
排 名 |
6 |
行政职务 |
副总经理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完成单位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周兴波 |
排 名 |
7 |
行政职务 |
副处长 |
技术职称 |
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完成单位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王静 |
排 名 |
8 |
行政职务 |
专总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李斌 |
排 名 |
9 |
行政职务 |
无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孙新建 |
排 名 |
10 |
行政职务 |
无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工作单位 |
青海大学 |
完成单位 |
青海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王广利 |
排 名 |
11 |
行政职务 |
党委副书记 |
技术职称 |
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 |
工作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2-建立了全覆盖监测数据-高精度仿真物理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王琳 |
排 名 |
12 |
行政职务 |
无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工作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完成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张野 |
排 名 |
13 |
行政职务 |
水工系党支部书记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工作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完成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李锋 |
排 名 |
14 |
行政职务 |
院长 |
技术职称 |
高级工程师 |
工作单位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作出突出贡献。 |
姓 名 |
邱文 |
排 名 |
15 |
行政职务 |
无 |
技术职称 |
博士后 |
工作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完成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1-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的土石坝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及创新点3-开发了基于溃坝仿真和风险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分析及处置技术作出突出贡献。 |
8、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单位名称 |
西安理工大学 |
排 名 |
1 |
法定代表人 |
刘云贺 |
所 在 地 |
陕西西安 |
单位性质 |
高等院校 |
传 真 |
029-823124199 |
邮政编码 |
710048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金花南路5号 |
联 系 人 |
刘芳园 |
单位电话 |
029-61123565 |
移动电话 |
13659116601 |
电子邮箱 |
cgjdk@xaut.edu.cn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西安理工大学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一、创新点二及创新点三中的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1)提出基于正交试验与极差分析的堆石料敏感性参数识别方法,构建有限元正演与拉丁超立方抽样结合的反演样本集;创新多输出智能算法实现分区堆石体沉降变形预测,并提出融合权重系数与决策机制的多目标参数反演方法;推导显式子步应力点积分的多场耦合统一算法,形成耦合材料特性与功能函数的渗透破坏、坝坡失稳及结构失效可靠度分析技术。(2)提出了土石坝内外多源数据融合的全覆盖智能感知技术,建立了数据-物理驱动的土石坝动态安全评估技术,突破了土石坝运行安全精准评估预警技术瓶颈。(3)自主研发了旋转圆筒冲蚀试验设备,建立临界切趾深度与溃口边坡增量模型,提出考虑渗流与防渗体破坏的冲蚀-溃口扩展耦合方法;创新长距离多弯道条件下溃决洪水演进分析,开发溃坝全过程三维仿真技术,实现灾变条件下溃坝精准预演。此外,西安理工大学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还发表了学术论文143篇,其中SCI/EI收录95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
单位名称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排 名 |
2 |
法定代表人 |
李昇 |
所 在 地 |
北京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10-51973283 |
邮政编码 |
100010 |
通讯地址 |
北京市 |
联 系 人 |
杨子儒 |
单位电话 |
010-51973972 |
移动电话 |
13161878690 |
电子邮箱 |
yangzirucreei@163.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二及创新点三的部分工作:(1)建立了土石坝单一安全系数与可靠度指标的理论解析式,实现了可靠性理论与传统安全标准的转换,基于物理机制驱动的数值仿真结果和全过程监测数据,构建了数据-物理驱动土石坝结构安全标准裕度评估方法。(2)推导了土料冲蚀剪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冲蚀率-剪应力双曲线参数模型;阐明了多源风险因素-多种失效路径-多类失效模式的关联机制,首创了智能算法与物理机制耦合的溃坝后果综合评估模型,建立了考虑生命和经济损失的土石坝溃坝风险等级标准。同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与西安理工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将本项目相关技术成果在玛尔挡、积石峡、丰宁抽蓄、两河口等土石坝的安全控制与风险防控中进行了应用,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
单位名称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排 名 |
3 |
法定代表人 |
尉军耀 |
所 在 地 |
陕西西安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29-89810000 |
邮政编码 |
710100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城南大道18号 |
联 系 人 |
刘潇敏 |
单位电话 |
029-89810501 |
移动电话 |
18066967903 |
电子邮箱 |
345272770@qq.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一及创新点二的部分工作:(1)融合Kozeny-Carman模型和强耦合算法,创新了考虑参数互馈和多场耦合效应土石坝应力变形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非饱和渗流-随机场的土石坝渗透破坏可靠度分析方法,揭示了水力传导率与临界水力梯度相关性对大坝渗透稳定的影响。(2)开发了联合星载-地基InSAR和光学遥感的高山峡谷区土石坝广域识别、应急探测和精准监测技术,建立了考虑峡谷效应的GNSS监测基准点布置准则。同时,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完成了羊曲、黄龙抽蓄、阜康抽蓄等多座土石坝的设计工作,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单位名称 |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排 名 |
4 |
法定代表人 |
魏克武 |
所 在 地 |
陕西西安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29-87417958 |
邮政编码 |
710001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东大街57号 |
联 系 人 |
贺瑞琼 |
单位电话 |
029-87449731 |
移动电话 |
13772144088 |
电子邮箱 |
252439634@qq.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一的部分工作:建立了基于有效应力框架的土石坝加载-流变-湿化-渗流多场耦合应力-应变关系,揭示了土石坝加载变形-流变变形-湿化变形-渗流力学响应相互作用机制。同时,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项目可靠性分析技术及运行安全评估技术为新疆下扳地、榆林王乾毒水库、延安南沟门、咸阳亭口水库等多座土石坝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工程手段,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单位名称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排 名 |
5 |
法定代表人 |
姚小彦 |
所 在 地 |
青海西宁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971-6322206 |
邮政编码 |
810001 |
通讯地址 |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43号 |
联 系 人 |
韦建溪 |
单位电话 |
/ |
移动电话 |
15110940316 |
电子邮箱 |
Jianxiwei94@163.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二及创新点三的部分工作:(1)构建了高山峡谷复杂环境下土石坝表面监测精度实时修正-反馈验证理论,提出了综合考虑复杂气候效应的土石坝表面监测误差延迟效应改正抑制方法。(2)开发了土石坝溃坝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响应集成平台。同时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长期保持科研合作关系,依托土石坝安全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为公伯峡、积石峡、羊曲及茨哈峡等土石坝工程的建设和运维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单位名称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排 名 |
6 |
法定代表人 |
何建东 |
所 在 地 |
陕西西安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29-89502563 |
邮政编码 |
710100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二路6号 |
联 系 人 |
朱建秋 |
单位电话 |
029-33139349 |
移动电话 |
18691060189 |
电子邮箱 |
516250546@qq.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二的部分工作:开发了多接收站间动态监测数据的高精度定位模型与智能解译算法,构建了高山峡谷区土石坝表面监测精度动态修正-误差控制理论方法。同时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依托了本项目应力变形预测方法及结构安全可靠性分析技术,承担了卡拉贝利、大石门、南沟门、苗家坝等10余座土石坝工程的施工任务,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单位名称 |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排 名 |
7 |
法定代表人 |
张宏 |
所 在 地 |
四川成都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28-81753269 |
邮政编码 |
610000 |
通讯地址 |
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街道顺圣路178号 |
联 系 人 |
廖唯 |
单位电话 |
/ |
移动电话 |
18982980859 |
电子邮箱 |
464606625@qq.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二的部分工作:对GNSS控制网网形优化及精度估算方案进行了研究,包括特征工程的布网方案以及基于布网方案的精度估算方法。同时,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进行深入科研合作,优化了GNSS高精度测量技术的测控手段及数据处理技术,提升了土石坝变形监测的精度,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单位名称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排 名 |
8 |
法定代表人 |
万军杰 |
所 在 地 |
天津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22-25600524 |
邮政编码 |
300461 |
通讯地址 |
天津市滨海新区跃进路8号楼 |
联 系 人 |
毛轶伦 |
单位电话 |
022-25600500 |
移动电话 |
13820699087 |
电子邮箱 |
516250546@qq.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二及创新点三的部分工作:(1)提出了基于相对安全率和监测数据的土石坝变形控制标准和预警阈值标准。(2)研发了北斗智能监测与无人驾驶自卸车协同的溃坝抢护技术,实现了土石坝溃坝动态风险防控。同时,中交第一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局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西安理工大学开展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对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推广应用,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
单位名称 |
青海大学 |
排 名 |
9 |
法定代表人 |
史元春 |
所 在 地 |
青海西宁 |
单位性质 |
高等院校 |
传 真 |
0971-5311616 |
邮政编码 |
810016 |
通讯地址 |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1号 |
联 系 人 |
马忠青 |
单位电话 |
0971-5311616 |
移动电话 |
15597009366 |
电子邮箱 |
qhdx.kjc@163.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青海大学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一及创新点三的部分工作:(1)提出了基于材料参数区间变量和监测数据的坝坡稳定椭球模型非概率可靠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参数随机变量与时变风险率的防渗体拉伸-剪切失效可靠度分析模型。(2)创新了基于弯矩平衡法的防渗体溃坝破坏演化模拟方法。同时,青海大学与西安理工大学进行深入科研合作,解决了土石坝风险防控的结构安全可靠性分析基础理论难题,实现了不同灾变条件下溃坝精准预演,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排 名 |
10 |
法定代表人 |
王琪 |
所 在 地 |
陕西西安 |
单位性质 |
国有大中型企业 |
传 真 |
029-86178686 |
邮政编码 |
710024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区世博大道4069号 |
联 系 人 |
田艳 |
单位电话 |
029-86178686 |
移动电话 |
13991268976 |
电子邮箱 |
274436832@qq.com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完成了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成果中创新点二的部分工作:实现了土石坝内部-表面全域动态安全监测,破解了高山峡谷等复杂环境条件下土石坝多维度、100%全域监测技术瓶颈。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将本项目中多场耦合模型、坝体表面监测设备及智能感知技术在玛尔挡、镇安抽水蓄能及阜康抽水蓄能等多座重大水利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为本项目科技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