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数字化”打造“智慧工地”

来源:局采风组 四公司 作者:钟意锋 时间:2020-09-03 10:09 分享

一提到建筑工地,我们脑海中就会习惯性浮现出尘土飞扬、材料乱堆、脏乱差的画面,然而中国水电十五局陕西镇安抽水蓄能项目部却通过构建智慧工地、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对人员设备环境、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筑牢建筑施工安全防线的同时,让工地现场变得“透明”。

一项项高科技和创新管理措施,让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有了“智慧大脑”。

“千里眼”让距离近在咫尺

“小张,你今儿上班没有玩手机刷新闻吧?”面对同事的调侃,10#支洞的现场技术员小张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就那么一次,还被抓到了,别说了别说了!”谈起被抓现行的经历,小张到现在都不可思议。

中国水电十五局陕西镇安抽水蓄能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承建的下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溢洪道、拦沙坝、排沙洞等。绕着整个工地走一圈,一上午就没了!“腿都要跑断了!”这是现场人员经常抱怨的话。漫长的施工线路,复杂的施工条件,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高清摄像头辅助施工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现场遍布的摄像头如同鹰眼一样,扫视着整个作业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各个工作面的现场施工情况迅速被汇总到指挥室,每天都同步上演着现场直播。

“我们的摄像头分辨率高着呢,可以这样说,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可以看清300米内的事情,毫不夸张!”陕西省镇安抽水蓄能项目负责人宁军华说。这样一来,小张耍手机看新闻被发现了就不足为奇。

让小张不解的还有一件事!现场工作面这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自己被点了 “名”。如果说是运气,那是万万解释不了的。

“还记得每天佩戴的工作牌吗?”宁军华指了指在胸前悬挂的小卡片。“这个牌子里面有电子定位芯片,活动轨迹会在屏幕上生成,如果5分钟轨迹没有变动的话,就会被指挥室点名了。”

“二维码”让信息公开透明

手机的普及、各种APP的产生和发展对各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施工行业当然也不例外。

在项目部排沙洞施工区域内,以前随处可见的枯燥繁琐的规章条例数量被大幅度削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二维码。涵盖安全微电影,安全宣传,施工方案及指导书等内容。

出于好奇,用微信扫了一个施工方案的二维码,随着轻微的一声提示,页面显示“施工方案”,点进去之后,《泄洪排沙洞开挖支护方案》清清楚楚的显示在了手机上。

“用微信扫一扫对应的二维码,想要的内容都能出来。相当于安装了一个移动的私人知识库,帮助自己随时查阅相关知识。”项目部安全总监张志锋说。

项目部施工人员和车辆均有一个二维码:利用在手机下载安装基建智能化管控APP扫描一下,施工人员信息、培训记录、车辆进出信息等,在APP上一目了然;APP系统还能及时上传每日的安全巡检记录。

“现在这个工地上,二维码在资料分享、数据上传、工人跟踪管理上等方面应用很多,免去了大量的手写材料。一键式扫描上传,项目管理更加的方便。”张志锋介绍说。

“VR”让安全深入人心

5米的高台,在没有安全防护时伸手去捡掉在高空挑梁上的安全帽,突然,一脚踏空,身体失去平衡,整个人向下跌落;没有安全带的束缚,强烈的失重感迎面袭来:天旋地转的慌乱,手足无措的无助……

“草率了,下次上高台一定得把安全带系好记牢!”谈起刚刚的那场虚拟的“高空坠落”,工队刘师傅仍然心有余悸,他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搀扶在两侧的工友身上。

卸下VR眼镜后,刘师傅仔细的聆听着电脑里关于防范坠落措施的播报!刚才的一番体验,让他知道“高空坠落”的感觉是这么回事。

“场景这么真实,真让人害怕。”他喃喃自语。

戴上VR眼镜,手持VR手柄,让工友亲身体验不文明施工带来的风险,是项目部安全教育的一项特色。

项目部结合施工现场易出现的危险场景,在电脑里内设高空坠落、脚手架坍塌、火灾事故等模块,使施工人员沉浸式体验和直观感受事故发生的瞬间能够让施工人员实打实的做好安全防护,记牢安全知识。

“VR能把冷冰冰的安全培训变得身临其境,工友们通过参与,更能体会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项目部安全部副主任姚能帅说。

科技的加持,让中国水电十五局陕西镇安抽水蓄能项目部更加智能;技术的发展让工地不再是原来的工地;工地“数字化”,助力工程建设日新月异。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