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看,3岁的老窖溪水库“美”不胜收!

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宋婷 时间:2020-09-01 11:05 分享

暮夏时节,走进重庆黔江区石会镇关后社区,山上桑园百亩枝叶繁盛,山下虾塘鱼塘连片,山间斑鸠树叶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从黔江老窖溪水库潺潺流出河水,正在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带给石会镇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希望。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为深入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中国水电十五局扛起社会责任,精准发力,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大创新科技投入,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前,建成老窖溪水库并投入使用。

历经三年,现在,这座中国水电十五局人在重庆地区树起的水库丰碑,正在以“水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润色青山绿水”,助推黔江“扶贫攻坚、农业发展、旅游开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看那“工程美”,勇夺大禹奖

如今作为重庆市百强镇之一的石会镇,曾几何时也因为缺水一度限制了经济发展。

原来,由于供应石会镇全镇生活用水的石会水厂水源集水面积小,且无调节能力,水量得不到保障,特别是一到枯水期,常会遇到水源枯竭的情况,供水保障率较低。

连年缺水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对当地的招商引资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部分投资商因供水保障低问题,纷纷放弃了投资。

为改变石会镇因缺水所产生的困局,水电十五局人按照建成“大禹奖”的标准,在石会镇内修建了一座优质中型水利工程——老窖溪水库。

该工程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历时3年,于2017年初建成投用,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24.9平方公里,彻底解决了石会、黑溪等乡镇约5.0万名集镇人口、9.48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工业发展用水问题及1.26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在该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电十五局人紧紧围绕 “大禹奖”的标准,按照工程建示范、树标杆要求,大坝枢纽工程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度汛、当年完工的“三个当年”施工纪录,工程建设更实现了规模、概算、工期“三不超”,开创了水利建设勇于创新的新局面。

水电十五局人围绕创优增优、创建重庆市场品牌标杆的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严控质量,实现了“管理精细规范、施工安全可靠、工程保质保量”的目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攻克了“汛期开挖河床,施工降排水难度大”、“45米高圆形取水塔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外观要求高”、“溢洪道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难度大”等一道道难关,荣获重庆市2018年度水利工程优质奖。

十五局人依托老窖溪工程开展《多雨地区沥青砼快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课题,并荣获“2016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2015年4月,老窖溪水库被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13-2014年度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2019年2月,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开展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评选工作。经初审、现场复核和评审委员会评审,黔江区老窖溪水库工程成功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这是中国水电十五局自2005年以来第5次获此殊荣。也是重庆市首座成功创建大禹奖的中型水源工程。

看那“心里美”,百姓致了富

老窖溪水库的建成是黔江补齐供水水源短板,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

黔江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腹地,特殊的山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降水与需求时间错位,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工程性缺水和空间上缺水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的最大困难之一。

老窖溪水库在补齐补足供水水源短板,加快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黔江区依托老窖溪水库,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以农村为要素,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规划了水源配置方案,进一步消除了用水困难的盲区。

“黔江水资源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因时空分布不均,加之喀斯特地形,导致工程性缺水严重。”黔江区泰来水利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说,老窖溪水库是一项民生水利工程,要通过它进一步提升黔江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该工程作为骨干水源项目的建设和水资源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该工程在推进脱贫攻坚开发式扶贫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黔江区石会镇关后社区2组境内的弘凡农业产业园内,一排排厂房逐一排开。一股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这个位于深山中的农业产业园,也让产业园“活”了起来。

自从老窖溪水库建成后,以养虾为主业的弘凡农业产业园再也没有为水发过愁,该产业园负责人李师傅介绍,优质的水源对于养殖基围虾来说十分重要,水质是否安全是会直接影响到基围虾的生长,而且基围虾对原水的污染非常的敏感,水中的溶氧必须充足才能使虾快速生长,所以要养殖基围虾一定要去保证水质的安全和水溶氧的充足。

李师傅算了一笔账,成品虾单口虾池的年产值在7万元左右,160口养殖池年产值将超1000万元。

随着“水库经济”的发展,仅石会镇就有100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

石会镇关后社区4组村民刘大姐介绍,她一年在附近的产业园内务工可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比出门打工强。

如今,黔江区用水脱贫的模式效益已经显现,在石会镇、黑溪镇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特别是在工程灌区落户国家级品牌项目50万头无抗生猪产业园后,老窖溪水库灌溉区域内的“巴掌地”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看那“生态美”,山青水也秀

行走在黔江城区河边景区,老窖溪水库为这里带来了河面的波光潋滟,河岸的绿柳成荫,河堤上的人们闲适的散步,一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四季风光。

“从2014年开工到2018年通过竣工验收,这四年,我们始终在攻克一道道难关,解决一个个难题,目的就是奉献一座高品质的水利工程。”水电十五局老窖溪项目负责人说,老窖溪水库沿线有香山寺、武陵仙山森林公园等知名景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加大了对水库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其中包括,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大库区绿化植被、增设文化石和文化走廊,逐渐形成一个以水文化宣传为主,青山绿水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型水库。

老窖溪水库建成后,石会镇利用成熟的水库景区名片,以及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接待设施,大力建设生态型村落和休闲旅游区,开发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石会镇在老窖溪水库的滋养下,打造特色休闲垂钓渔场等方式,发展避暑纳凉乡村旅游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老窖溪水库上坝公路外与大坝下游是框格植草护坡,形成了一条生趣盎然、蜿蜒起伏的绿色长廊景观,犹如一条扎在山腰的丝带。

老窖溪水库大坝坝体、溢洪道和左岸山体浑然天成,形成了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处的景观平台。

碧绿的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荡。时而从远处传来几声鸟的鸣叫,让老窖溪水库显得幽静而深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