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湄公河上的“灯塔”

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洪川 时间:2019-12-11 09:03 分享

东萨宏水电站是国际EPC工程,位于老挝占巴塞省最南端,地处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交界位置。该电站由集团所属昆明院设计、水电十局和十五局联营体承建,配置四台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采用自然明渠引水发电,总装机256兆瓦,电站已于10月份正式移交业主进入发电商业运行模式。随着该项目的建设,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助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最美的“一带一路”根植了最伟大的“中国梦”。

建立灯塔第一步:遇水迭桥

为了东萨宏水电站二期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先跨越湄公河的分支河流,架设一座长约340米的大桥,连接左右岸的交通。

然而对于初次走出国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项目部遇到很多难题,与当地工人的沟通靠比划手势,与马来西亚业主的交流靠蒙和猜。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项目领导组织项目部人员,熟悉国际EPC项目中业主方的思路和习惯,学习和吸收业主方面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亮点,并加强语言方面的练习,减少与业主方在语言上的分歧,学习项目部翻译的涵盖项目施工原材料检验、混凝土施工等方面的《碾压混凝土》、《水硬水泥化学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等美标规范,注意中美规范质量控制细节上的差异与不同。

打好了基础,经过项目与设计及业主多次探讨,最终在河水流速大、无覆盖层、河谷陡峭的湄公河分支上建立起一座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大桥。

跨越湄公河直通东萨宏村屹立的大桥,让这个被湄公河孤立岛屿上的人们,更方便看到外面的世界,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赞赏。

当地人也是我们的老语翻译说:再也不用在雨季里,冒着风险乘坐小渔船驶向河的对岸,不用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

建立灯塔第二步:迎难而上

由于湄公河为国际河流,工程又处于老挝-柬埔寨边境,工程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即便如此,像湄公河委员会和柬埔寨边境政府等,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时常发声和登报阻扰工程进展,对工程的实施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为了工程顺利进行,项目部以实际行动,致力于环境保护,购置国际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12套,编制了水质监测、噪音监测、扬尘监测、爆破振动监测管理措施及《车辆运输》、《模板安装》等29项环境作业指导书;完成环境因素登记和评价78个。

项目部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也终于得到收获。

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修建鱼道、采取工程措施和现场监测控制,均未发生过一起环境生态破坏事件,保证了项目正常履约建设,避免了工程建设对湄公河生态社会环境的影响,消除了湄公河下游柬埔寨、越南国民对工程建设期渔业生态的破坏影响生计等问题的顾虑,同时也通过了国际渔业专家、法国CNR咨询公司、老挝环保部、湄公河委员会及美国大使等专家的现场检查评估论证,工程建设未对周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和渔民生计的影响。2019年7月6日,老挝自然资源环境部环境社会影响评估部门经对库区生物质清理进行监测检查,DESIA颁发了东萨宏水电站工程水库生物质清理完工证书。

建立灯塔第三步:战斗集结

老挝占巴塞,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由于缺乏经验可借鉴,项目部不断通过实验调整相应参数,并对原材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收面、养护、拆模等一系列工序进行实时监控。不断调整分析,进行摸索。

项目开工以来,业主多次对项目部所遵循得国内规范提出异议,项目领导班子及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十分注重该问题的研究,施工期间,项目部翻译了近百部美国施工规范等技术著作,对比中、美相关规范,严格控制施工细节,证实国内规范控制同样严谨和先进,得到业主的认可。

2019年9月,老挝受台风过境影响,湄公河水位大幅度上涨,东萨宏水电站迎来了首次泄洪,成功安全度汛。

阳光下,库区水面波光粼粼,业主现场代表Sim先生说:东萨宏工程就像一座灯塔,宏伟而坚固,照亮着倚着湄公河赖以生存的人们。

2014年1月22日工程开工,到2019年10月11日首台机组发电。历时近六年时间,中国电建在世界第七长河流,亚洲第四长河流的湄公河上建设了一座水电站。

工地上的工人们也把那句歌词“我想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改编成我想带你去老挝,穿过山谷和丛林,站在鲜花和绿草间,看一看湄公河上的中国制造。

夜晚的湄公河畔,家家户户点亮明灯,星星点点,璀璨夺目。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