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一带一路”现明珠,阿江水利灌溉项目展风采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李昊天 时间:2018-08-21 16:15 分享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记者专访组到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的阿江水利灌溉项目进行《“一带一路”我的路柬埔寨》专题采访。

面对摄像机时,阿江水利灌溉项目负责人感慨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水电十五局把握发展机遇,勇于走向国际,在海外市场大力推行属地化管理,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及村民就业。更是真正做到了干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带动一方经济、开拓一片市场”。

央视记者专访组在听取项目现场负责人的简要介绍后,分别采访了当地水利局局长,项目所在地乡长、村民及柬籍员工代表,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过程,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中国水电十五局履约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积极主动,攻坚克难,有担当,重履约

当采访磅清扬水利局局长Tang时,他谈了对阿江项目团队的印象,他说:“我和中国水电合作的非常愉快,他们不但重履约,更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水电十五局在35个月工程履约期间,多次义务修整项目所在地红土路累计达300余公里,为多所小学平整操场,帮干支渠沿线村民挖设鱼塘200余处,开辟良田近20公顷,为柬籍员工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水电十五局还积极参与红十字会募捐活动,三年来共计募捐人民币30000元,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Tang表示,“我们柬埔寨愿意和水电十五局这样有担当的中资企业继续合作”。

阿江项目,联通中柬,谱新篇,树丰碑

项目引水枢纽所在地Boribour乡,乡长Larkao向记者朋友们介绍:我们十分关心工程建设情况,特别是引水枢纽系统的溢流坝,在灌渠没有全线贯通时,政府代表当地民众,多次要求中国水电在“柬埔寨新年”前下闸蓄水,为居民提供一处清净休闲的度假场所。

引水枢纽现在已经是磅清扬省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节假日、双休日,当地居民包括很多游客到此野炊、漂流、纳凉。为让游客有更安全的游玩体验,乡政府专门安排6名警力维持秩序。Boribour乡变繁华了,商铺、小摊位比工程建成前多了一倍,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翻了翻。

“传承中柬友谊的丰碑”,项目完工纪念碑屹立在引水枢纽处,讲述着中柬两个人民的友谊。 

“一带一路”,助梦成真,灌区水,泽四方

据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农业总局公布的数据报告,2017-2018年柬埔寨稻谷年产量1051万吨,较上年增长5.61%,国家稻谷盈余560万吨,相等于356万吨大米,稻谷的丰产为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外汇收入。

“我的梦想是明年给家里添置一台彩色电视机。”当灌溉区内老实巴交的村民代表面对记者的摄像头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述说着个人及家庭来年的梦想。

回想灌渠过水后家庭的变化,祖辈传承下来的靠天收理念已不合时宜,有了稳定的水源保障,每年稻谷产量翻倍,除保证刚需外都可以出售。2017年,柬埔寨出口63万5679吨大米,比2016年增长17.3%。

65公里纵横交织、平整如镜的渠堤道路为芒果、红毛丹等农副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往年因运输不便而被迫丢弃的农副产品汇集后大多出口到了中国。项目的完美交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新房舍的建设速度加快,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开始普及,工程拉近了村民与世界的距离。灌区沿线居民已然融入“中国梦”,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和见证人。

中国水电,一视同仁,属地化,敢为先

当记者与项目柬籍高管李辉(华裔)畅聊时,李辉第一句话就是:我感激中国水电,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中国水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坚持推行属地化管理的首批受益者、同时也是协助执行者。

李辉是阿江项目实施期间培养的众多优秀人才中的一员。工程实施3年,2000多台设备的“大会战”培养了上千名柬籍设备操作手。

中国工程师“传、帮、带”的磨砺,培养了上百名测量、质检、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及现场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

在实践中提升,中国技术员把参建的绝大多数无任何技能的农民工培养成了木工、瓦工、钢筋工、水电工、修理工,使得他们有一技之长。多一项谋生技能,改善了人才队伍结构,这部分人成为了当地的高收入群体,势必将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

李辉说:“中国水电搭建的平台,为我创造了成长机会,十年间从一名普通翻译成长为高级管理人员,在这里我还与妻子结缘,在这里有了我们的爱情结晶,我感谢中国水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