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 正文

扶贫路上的“乡情”

来源:第三工程公司 作者:拓霞 时间:2017-11-06 17:44 分享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情怀叫家乡。青春、激情、奉献、扎根基层、吃苦耐劳、风雨无阻……这一连串的词语,是对驻村工作的最好诠释。

孙英武,男,29岁,陕西商洛人,中共党员, 2016年5月,孙英武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他将被派到商洛市洛南县巡检镇上庙村进行对口精准扶贫工作。

“我是土生土长的商洛人,从小在商洛农村长大,回到家乡扶贫,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孙英武这样说,也这样做着。

党建工作促扶贫

洛南县巡检镇上庙村地处偏远山区,地理位置差,交通落后,每天只有一趟出村的公车,是2016年国家精准扶贫摸底建档立卡的重点贫困村,全村275户、1034人,其中贫困人口86户,343人。

上庙村的扶贫工作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孙英武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上庙村村委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低,班子力量弱,党建工作一直滞后,孙英武到村后坚持以“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为契机,给村里党员讲解相关内容,积极融入村支部,但他发现不管他讲的多么精彩,底下的党员却不是很感兴趣。

“我通过了解才逐渐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把看似深奥的理论进行通俗化讲给他们,而更重要的是,与理论学习相比,村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给村子寻找一条致富之路”,孙英武说道。

基于这种情况,每次开展活动的时候都将学习党建知识和共商致富门路结合起来和大家互动讨论,听民意、理民情,以“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为抓手,将支部带到群众家里,带到田间地头,带到合作社,带到外面去考察学习......形成党建带产业、产业促党建的良性循环。

2016年上庙村党支部被洛南县委授予“标杆党支部”的荣誉称号。

基础建设助扶贫

“呀,啥时候建了个真聊(这么好)的广场!”这是2017年春节前夕在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和在外求学的学生嘴里常会听到的一句话。

上庙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公共文化娱乐场所,针对这一情况孙英武积极上报建言,经镇、村干部多次商量,广泛征求民意,最终将文化广场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打开上庙村的扶贫工作局面。从协调场地、设计方案到最后施工建设孙英武全程参与,尽心尽力做好各项监督和服务工作。2017年底,由我局援建的上庙村文化广场全部竣工,整个广场大约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完成项目投资约15万元。文化广场的建成大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春节期间上庙村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开展了社火表演、舞狮子等活动,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共庆新春。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上庙村2013年夏季因暴雨引发50年不遇山洪,水毁河堤,路面受损严重,直到2016年依然没有得到重新砌筑和硬化,孙英武和其他驻村同事多次跑到镇上反映情况,多方努力,争取资金40余万元,修复水毁道路、河堤共8处,同时通过争取通村公路项目,将原来的水泥路面由3.5米拓宽到4.5米,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各类农资的正常运输。

集体经济助脱贫

16年的冬天,有一次大伙正在村委会会议室开会,突然用来取暖的电暖器又坏了,上庙村的冬天那叫一个冷呀,当时就有同志给村支书说,能不能给村委会会议室买台空调。村支书不好意思的苦笑道:“咱们村集体账上一分钱都没有”。

上庙村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资金积累,全靠上级专项经费办事,村集体被动做事,一切集体事物都要看上级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情况,造成“想干事没有钱,有急事钱不到位”的窘迫局面。针对这一情况,孙英武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依托当地丰富的中药材种植以及野生中药材资源,帮助村集体筹集2万元注册成立了有志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把全村所有贫困户都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并争取了镇政府1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的注入,有了集体经济组织,有了资金支持,上庙村后期的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也有了平台和保障。

钱袋子鼓起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增收,鼓起钱袋子才是硬道理。只有稳定的产业发展,才能持续“造血”,保证脱贫致富不返贫。孙英武和村脱贫攻坚小组成员一起努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托优势资源,广泛调查听取民意。2016年,协助其他包扶单位为村帮扶种植连翘300余亩,并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将村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亲自考察学习,积极引进飞鼠养殖项目试点,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下一步将积极推广,以示范带动的效应带动其他贫困户进行养殖;2017年新发展了三项“长期+短期”相结合的产业——500亩油葵种植、100亩黄花菜种植、100箱中华蜜蜂养殖,这三个项目的实施既可以确保2017年上庙村整村脱贫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保障广大贫困户的长期收益。

“未来‘三朵金花’(连翘、油葵、黄花菜)将开遍上庙村的沟沟叉叉,它们若盛开,蜜蜂自然来,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孙英武坚定的说。

当被问到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到这儿来的时候,孙英武的回答很简单,“大概是因为我是商洛人,我了解他,也或者就是一种家乡情怀”。 

带着情怀干工作,才能把工作干好。孙英武,这个土生土长的商洛人,这个在水电十五局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年轻人的热情。

浏览次数: